
專訪陳健民:若沒有一條路是正確的, 如何可能不被摧毀?
坐牢這件事,陳健民有備而來。在港中大社會學系任教了25年的他,在2018年,給自己和學生設計了最後一學期的課程,這是一門新課:Leadership in Uncertain Era。…陳健民說,希望學生在亂世之中,能夠不被無力感支配,帶領自己在逆境中前行…
坐牢這件事,陳健民有備而來。在港中大社會學系任教了25年的他,在2018年,給自己和學生設計了最後一學期的課程,這是一門新課:Leadership in Uncertain Era。…陳健民說,希望學生在亂世之中,能夠不被無力感支配,帶領自己在逆境中前行…
許多年前,我帶著我的丈夫夏木(當時我們還只是情侶,而且都是學生)回馬來西亞旅行一個月。我記得那是北京的盛夏,在馬來西亞正巧是伊斯蘭教徒的齋戒月。那是夏木第一次去馬來西亞。
2021年12月13日,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邀請到了密西根大學歷史與人類學博士蔡秀敏,以「成為馬來世界的華人:殖民、移民與新加坡歷史」舉辦講座,談及對於「華人離散」論述的質疑與反思……
一談起史碧瓦克,她便抱怨:「我最大的不滿是,後殖民研究,庶民研究,這些她所建立領域都崩塌了,史碧瓦克在最近的文章裡面說她已經離開後殖民研究,她現在要的是島嶼思考(island thinking)。她捨棄了一切她所建立的,那些她所建立起來的、她現在都不要了,而我,卻還在這裡。」
在越戰期間,有太多太多的不公平及不公正。數千人被殺,其中包括很多我的朋友和弟子。一次,我聽到一個擁有30萬人的檳椥城(Ben Tre),只因為一些游擊隊到城內試圖擊落美國飛機而被美國軍機轟炸。游擊隊沒成功,離開了。
陳先生一向主張嚴肅與流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亦舒﹑李碧華﹑蔡瀾﹑梁羽生的書長期暢銷,大陸文學作品缺乏香港市場,如非陳先生堅持,是不可能長久支持的。他曾說:只做通俗書,我們自己都唔過癮啦!堅持文化多元,出版不同的書給不同的讀者看,這是他長年堅持的原則,也影響了我的工作思路。
如何在無邊漆黑中保持心境明亮,成了亂世中人的日常功課。 時勢所趨,近日愈來愈多人談論關乎極權與抗爭的名著,包括捷克劇作家哈維爾(Václav Havel)所寫的〈無權力者的權力〉,其格言「活在真實中」也許會成為香港人的新口號。
《白鯨記》這部著作的一般認知,大概是「人與鯨搏鬥的海上冒險故事」,或者,認為它是一部「海洋文學」經典作品。若細讀《白鯨記》將會發現,這是一部深遠影響人類勇於向海發展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重要的捕鯨史,更是一部關於海洋及鯨豚生態的自然書寫。
我認識古蒼梧始於1970年的九龍華仁夜中學:當時他教理科班中文,我讀文科班中三。我無緣受教,卻有緣慕名跟他去了《盤古》幫忙做校對。《盤古》是戴天和胡菊人的居所。有一次詩作坊聚會,我有幸參與。在座的有戴天,古蒼梧,李國威,鍾玲玲,淮遠和劉天賜等。學習和模式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