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賓:情感、知識與家國,影響我生命的十本書
最近幾年對於儒家傳統與當代處境的思考可以說是對自己生命底蘊的一番告白,希望不忘初心,但知識稍有增進。本展所列的這些書都是既有溫度也有厚度的著作,他們的情感的書寫中……
最近幾年對於儒家傳統與當代處境的思考可以說是對自己生命底蘊的一番告白,希望不忘初心,但知識稍有增進。本展所列的這些書都是既有溫度也有厚度的著作,他們的情感的書寫中……
楊儒賓不禁發出感嘆,類似的話在《1949禮讚》也屢次提到:「台灣海峽兩岸人民各有他們的1949,1949之於新中國,主要是政治的意義;1949之於新台灣,則是文化的意義。」
惟在這身份政治的硬殼下面,我們也不應忘掉混雜與多元的重要性。為近年香港樂壇帶來活水的,除了「本土」以外,還有像波多野裕介這樣的外國人,也有……
2019年10月,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與楊儒賓進行專訪,探討了晚明與現代性、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五四運動、1949、台灣的民主工程與儒家,並論及其思考理路與治學經驗。
2020年,林道群出版了自己撰寫的書作《青山亂叠:書和人和事》,談其作為出版人的見聞與感想,也讓讀者看見一個出版時代的縮影。
其中的《澀江抽齋》公認是鷗外一生的代表傑作。鷗外身為明治大正年間的官僚文人,表面上為日本「文明開化」啟蒙運動的先驅;而在另一方面,卻隨著年齡的增加,反而……
2022年6月24日,被譽為「律師的良心」的中國律師張思之與世長辭,享壽95歲。作為1949年後中國第一代律師,張思之經歷了諸多波折,其從業生涯間就曾面對三反五反、反胡風、肅反等等政治運動,「六四」後……
孟樊、楊宗翰合著的《台灣新詩史》面世;全書將新詩史劃分為七大時期,並採取「文本主義」的史觀,破除「迷思」,力求將詩史回歸到詩作本身。
2022年7月3日,香港著名作家、編劇倪匡與世長辭,享壽87歲。小說家沐羽也曾撰文寫到年少時期閱讀倪匡與金庸的記憶,此際我們隨著這些文字,一同重回倪匡筆下的世界……
賴瑞和在普林斯頓大學修讀博士學位時,讀到杜甫「塞蘆子」的「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一時興起,希望「總有一天,我一定要乘搭火車,沿著黃河,走這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