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他可自組「酒党」,建構「主義」、「憲法」,創製「党旗」、寫作「党歌」,從而身體力行,五湖四海,糾結同好,召募党徒。此党看似為党,所涉及卻無一為社會國家之大事,亦未涵蘊令人省思之哲理與微言大義……
他可自組「酒党」,建構「主義」、「憲法」,創製「党旗」、寫作「党歌」,從而身體力行,五湖四海,糾結同好,召募党徒。此党看似為党,所涉及卻無一為社會國家之大事,亦未涵蘊令人省思之哲理與微言大義……
在本次新書分享會中,他將以《民國的痛苦》一書為線索,叩問痛苦與痛苦感的歷史,並探索王國維短暫生命中愛、與機遇的歷史。
《誰是外來者》將在九月與十月,於全台七間獨立書店展開巡迴講座……這次特地挑了七間書店,遍佈雙北、苗栗、花蓮、台東、台南。
楊儒賓是學者,在學術圈一路走來,他寫過上百篇的學術論文、寫過幾十本著作、寫過神話思想、寫過宋明理學、寫過身體理論…… 但學術書寫畢竟只是生命與世界的永恆辨證中其中一個表達形式。
余英時先生逝世週年,我們希望回到余先生的客廳,邀請他的好友與知交,延續難得的交流,也分享這一年來,大家重讀余英時的感受,和最想對余先生說的話。
什麼是Crusade?為何它又叫「十字軍運動」?這場運動何以持續幾百年,它所謂何事,又如何可能?7月10日,涂豐恩與林偉勝談Peter Frankopan的《十字軍首役》。
聯經出版林載爵發行人與涂豐恩總編輯,首度同台暢聊「歷史的歷史」! 出版作為一種與社會溝通的方式,該如何在不同的
藉探討亞當·史密斯、柏克、邊沁、康德……等論述,真誠地面對政治思想與帝國的關係,回看政治理論家們的問題意識,或許已具備相關的反思帝國及帝國主義的可能與解方。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與中國亞太研究學會合作跨國研究項目,廣召台、美、中、日四地學者,以國際視野、多元角度,探討影響中國、台灣、日本、歐美深遠的中日戰爭。
我們請來了《看得見的臺灣史》的作者和我們分享書系規劃理念,以及剖析如何透過嚴選16到21世紀的30幅地圖,建構出一個可以「看」的臺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