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稷安:在21世紀的今日,閱讀青年余英時《香港時代文集》
救亡的激情,反而讓中國近現代思想界陷入了激進化的狂熱中,在極端反傳統的革命思潮下,最終促成了中共挾著「主義」教條式的意識型態而起,建主了違反自由、民主價值的專制政權……
救亡的激情,反而讓中國近現代思想界陷入了激進化的狂熱中,在極端反傳統的革命思潮下,最終促成了中共挾著「主義」教條式的意識型態而起,建主了違反自由、民主價值的專制政權……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李顯裕嚴三本余英時思想史的入門讀本。除經典的《歷史與思想》外,還有《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及《我的治學經驗》。《我的治學經驗》呈現了余英時的思考方法及學術主張的前後發展脈絡,使得余英時思想史更為立體。
在台灣文壇史上,李一冰原來並非一個知名作家,儘管他的《蘇東坡新傳》從1983出版後,逐漸為讀者所知,並獲得極高的評價,但是沒有人知道李一冰是誰?
「在老師眼中,歷史研究不是只說出『一年有春夏秋冬』這樣的敘事…… 老師這門課教的是:他所認為分析歷史的極佳範例,和史學的知識論基礎。」
——江逸賓、楊貞德
在追求理想上,桑塔格沒有浪費一點時間。她十五歲高中畢業,十六歲進入芝加哥大學,十七歲結婚,一年半後生了一個兒子。她的丈夫比她年長十一歲⋯⋯
顏崑陽教授於2022年10月出版學術著作《中國詩用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行為詩學》,這是一本讓「五四」以降中國古代詩學詮釋視域轉向的學術著作……
我現在只是想從我個人的觀點,對賓雁先生做一個簡單的頌詞。我不是無緣無故地,或者只是敷衍式地歌頌一個剛剛走進歷史的人,而是真實的感覺。
1948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的成名作〈荒原〉,最初發表於1922 年10 月文學季刊《標準》創刊號上,公認是二十世紀英美文學的一部劃時代的作品……
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我知道必須做一決定,而且知道這一決定是關鍵性的,將影響將來的學術生涯甚至生活方式。然而,我卻不知如何做一明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