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蘭:教育不止一條路——如何在社會生態中創新教育?
教育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其有助於社會階層流動,還是不平等的社會再製?教育與生活共始終,臺灣教育的未來、功能與系統需多方共同把關,方能追求學習效益最大化。
教育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其有助於社會階層流動,還是不平等的社會再製?教育與生活共始終,臺灣教育的未來、功能與系統需多方共同把關,方能追求學習效益最大化。
《內在他者——莊子.尼采》作者劉滄龍,在2022年6月18日由聯經出版主辦、哲學新媒體協辦的新書發表會中,與學者何乏筆及林明照教授進行了一場哲學對談。
我們常常說香港地少人多、本地農業日漸式微,然而這樣的描述又是否合乎真實呢?2022年6月7日,東海大學社會學系邀請了《夕陽之光》作者周思中,分享他與香港農業3.0項目……
「馬華文學」現已成為一種文學類別,但我們是否仔細思考過,究竟如何定義這一概念?各個年代的馬華作家,又因何而進入了截然不同的寫作取徑?港臺名家系列講座」第七講嘉賓黃錦樹,以……
危急時刻,知識份子何為?2022年5月20日,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教授、《在人民之間》作者魏簡受邀參與「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講座,以「對知識份子的再思考」為題……
「親密敵人:愛與戰『疫』中的家園與世界」座談,從情感政治的角度切入思考並評估人類集體因應疫情的舉措,所可能攪擾或牽動引出的各種可預期或非預期效應。
從2009年開始,我和太太在這個客廳裡,和余先生大概談了有三十多次,肯定超過一百小時。我記得我總是在那個客廳面向院子的大玻璃窗下面
「親密敵人:愛與戰『疫』中的家園與世界」座談,從情感政治的角度切入思考並評估人類集體因應疫情的舉措,所可能攪擾或牽動引出的各種可預期或非預期效應。
在這麼多著作裡面,余先生都有自己的問題(意識);他有這麼多豐富的史料,要去寫書。我覺得《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是一本非常特殊的書,整本書的出發點⋯⋯
余先生這本《論天人之際》的專書,事實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具體案例,讓我們清楚理解「歷史一元論」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