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如何像匠人般寫小說
2022年2月24日,小說家葛亮以「因物之名——『匠』與小說創作觀」為題展開演講。講座中,葛亮通過引述不同文本與作家的個例,講述對於匠人的觀察、從而分享其在小說……
2022年2月24日,小說家葛亮以「因物之名——『匠』與小說創作觀」為題展開演講。講座中,葛亮通過引述不同文本與作家的個例,講述對於匠人的觀察、從而分享其在小說……
在世界各地人們的信念之中,心靈遠非鎖在身體的牢籠內,而是投射在生命的流動中。它是一種攪動或漩渦,是能量與活力的聚集,在扭轉的力量中,保存著其生成的記憶。
2022年2至3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博士班邀請了著名人類學家Tim Ingold教授開設系列講堂,3月3日,Tim Ingold以「籃中世界」作為題目,進行了系列講座的第二場。
考古學家致力於破譯過去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不是應該已被現在抹去了嗎?總有一些遺跡使考古學得以進行研究,正正說明擦除永遠不會是徹底的……
2022年4至5月,「香港流離系列講座:移民歷史三部曲」特邀香港學者葉蔭聰,帶領讀者一同走進香港移民大歷史進程。「移民、人口流動和香港的本土主義」為主題,探討……
董啟章分享了自身對小說形式的探索;而黃念欣則從聲音、字形到字體,討論香港文學經驗如何印刻著說話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特質和文化背景,而成為有別於其他文學經驗的獨立存在。
2022年3月19日,《南島學堂》小誌舉辦線上講座,以「與馬來西亞社會平行的難民和移工群體於疫情期間的困境和挑戰」及「伊斯蘭,社交媒體和多元共存」為題展開討論。
2022年3月31日,林春美受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雲茂潮中華文化研究中心展開線上講座,就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刊物《蕉風》路向轉變,以及其對馬華文學的意義進行分享。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王智明日前推出《落地轉譯:台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一書;本側記綜合了兩場新書座談內容,含括王智明對書的介紹,以及部份與談人對本書的回應。
2022年3月,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所主辦「擺渡湄公——湄公河域的藝術行動與實踐」系列講座,邀請多個學術單位、藝術組織以及國際NGO組織合作。本場為系列講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