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緬懷八十年代限制我們的今天——「稍息:八十年代非日常的日常」座談紀要
「八十年代」在中國的當代話語中,是頗具特殊性甚至符號意義的。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尤其是經歷了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終結了「以階級鬥爭為綱」並明確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改革開放」新政策——開啟了與過往的中國相異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在中國的當代話語中,是頗具特殊性甚至符號意義的。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尤其是經歷了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終結了「以階級鬥爭為綱」並明確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改革開放」新政策——開啟了與過往的中國相異的八十年代。
2021年11月30日,蔣渭水〈臨床講義〉在臺灣文化協會《會報》刊發百年之際,國家圖書館邀請了岩井淳、陳芳明、廖咸浩以及林金源四位講者,一同討論這份百年前的「台灣病灶診斷書」,對其進行了歷史、公民社會影響脈絡及啟蒙現代性反思等面向的探討。
本次講題原想透過回顧德國另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的發展,進行一個全球醫療史研究,過程恰逢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目睹德國乃至全球各地興起各種反疫苗示威,包括在世人眼中高度工業化、崇尚理性與科學、擁有豐富醫療資源的西方國家。
在本次講座中,藍教授講述了19到20世紀在殖民和戰爭影響下亞洲的跨國遷移歷史。他尤其將焦點放置在台灣,關注個體(individual)在歷史洪流裹挾下遷徙的生命故事,關心他們的人生如何被戰爭所改變。藍教授最後還特別談到這一段移民史對今天的台灣,甚至是今天台灣的大學產生了什麼影響。
由防疫科學研究中⼼國際合作計畫主持⼈⿈韻如教授,就台灣與新加坡、加拿⼤三國在此次疫情中的防疫政策以未來學分析,從這三個國家特性、社會價值觀、世界觀及⽂化分層分析三個國家⾯對疫情是如何應變,並在這短短兩年間如何快速翻轉原有既定的國家政策⾛向。
時至今日,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身份差異,似乎已經不是台灣民眾所關注的問題。然而,若是我們要討論台灣分裂的歷史記憶,就不得不回頭面對,台灣內部的異質群體,是如何思考自身與台灣歷史間的關聯?以外省人為例,我們該如何定義,1949年代來台的人民,他們究竟是政治難民?或是新的統治階級?
走在台北的街道,乘搭公車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一棵一棵的樹木在視線中出現與消失。顏教授從行道樹窺見整個殖民都市工程的展開與變化,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以小見大的研究。事實上,「自然」跟「人工」在都市空間並不是二元對立的,從都市中放置象徵「自然」的樹木,給予空間色彩與變化。
亞裔美國人身份其實也是一種虛構的真實經驗,這個概念其實在1960年代才被創造,跟當時的民權運動和族群運動息息相關,當時的大學生和年輕學者是在40年代唐人街出生的第一批念大學的人,在他們的想像中自己是美國人,他們的目的是還原和豐富原本只屬於白人的美國歷史。
透過文獻和田野紀錄的方法,來探討地方社會研究。以第一部分說明金門地緣上的特殊性,第二部分則分別舉例說明金門人遷徙至長崎、菲律賓等地,呈現不同社區樣態和文化融合。第三部分探討地方研究如何突破單一地點、國家疆界和單一認同限制,有更批判性發展。
由性別與當歸的歷史,我們可以窺見,基於女性與血的關係確立,造成後人對於藥物看法的改變。李教授由此衍伸指出,人的「觀念改變」會影響我們對於中立科學的看法,「觀念」會影響人對待物的方式,而本草的物質文化史正是在探討藥物、知識和人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