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善標:人在亂離時,試為香港文學的歷史作證
2022年2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主辦線上講座「人在亂離時──《香港文學大系1950至1969年 ‧ 散文卷一》」,邀請編著者樊善標教授擔任講者、方星霞博士主持,讀取1950年代香港散文中的有情歷史。
2022年2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主辦線上講座「人在亂離時──《香港文學大系1950至1969年 ‧ 散文卷一》」,邀請編著者樊善標教授擔任講者、方星霞博士主持,讀取1950年代香港散文中的有情歷史。
2022年1月27日,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線上講座,請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擔任講者,以「中國研究在台灣的未來」為題,討論了當前中國研究正面臨的不確定性,進而思考了在未來中國研究之中,台灣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2022年3月2日,烏克蘭陷入戰火一週之際,Yalta European Strategy (YES)平台邀請了《黑土》、《暴政》著名作家提摩希 ‧ 史奈德與《人類大歷史》哈拉瑞等講者,以「烏克蘭危機與未來世界」為題,展開對於當今迫切局勢的討論。
2021年12月13日,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邀請到了密西根大學歷史與人類學博士蔡秀敏,以「成為馬來世界的華人:殖民、移民與新加坡歷史」舉辦講座,談及對於「華人離散」論述的質疑與反思……
2021年12月21日,由國立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等機構主辦的「超克『華人』:馬華文化主體的建構與制約」講座在線上進行。講座邀請了學者蘇穎欣,討論半世紀來華社從「發明傳統」、「去中國性」到「公民轉向」,說明其主體性論述的想像與制約,同時提出批判思考以華人身份作為主體的可能。
2021年10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發起、並展開了為時三日的「沈思」穆斯林影展,並邀請了多名導演、學者參與討論,反映出在不同社會、文化、政治脈絡下穆斯林世界所面對的問題。
印度異性戀女性的戀愛與親密關係中,網絡帶來的空間和體驗,當中如何體現個體如何理解親密關係——在當代的情境就是印度年輕人掛在口邊的現代愛及與自身的關係。
林瑋嬪指出馬祖原來作為一個散落的、擁有其自身生活秩序的島嶼,在冷戰與兩岸衝突的分治下被迫成為前線戰地。長達46年的軍事統治雖帶給馬祖基礎現代化建設,但同時也改變了馬祖人的日常生活光景。隨著兩岸關係由緊張逐漸趨緩,馬祖的軍事統治也在1992年結束,然而軍事統治的陰影尚未褪去……
在過去一千年來,穆斯林在中國分別以「回」與「清真」這兩個專屬的概念,作為在以漢人為主的社會中,維持我群意識與信仰實踐的憑藉。其中「回」是表音詞,其源頭可上溯至古代邊族回紇、回鶻(Uyghur)等詞。而「清真」則是表義,是中文裡對於伊斯蘭一神教本質的描述……
用戶及初音迷的欲望投放,令初音在第二媒介時代成為廠商不能忽視的現象;廠商亦因此將初音 IP 化,推出以全息影象技術舉行的演唱會及不同周邊產品——初音 Gatebox 就是其中一個產品。可見在文化產業中,消費者的欲望及創作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