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環境、人權——湄公河域的藝術行動與實踐改變了什麼
2022年3月,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所主辦「擺渡湄公——湄公河域的藝術行動與實踐」系列講座,邀請多個學術單位、藝術組織以及國際NGO組織合作。本場為系列講座之一……
2022年3月,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所主辦「擺渡湄公——湄公河域的藝術行動與實踐」系列講座,邀請多個學術單位、藝術組織以及國際NGO組織合作。本場為系列講座之一……
在人類學的圈子裡打滾這麼久,但是我很難講清楚人類學到底是什麼。我只能說我所期盼的人類學,絕對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在知識理論建構的同時,有積極熱情的社會實踐意圖。
陳健民的書寫中,從審判到入獄,沒有驚惶之感,而有一種難得的從容。判刑時不呈上社會賢達的求情書也不自辯,陳健民身為中壯輩,不為自己求情,反而掛心老的小的……
如何回答 「文學是什麼?」,反映一個人心中「文學」的理想樣貌、或者一個人對文學的信念。而在《中國文學的美感》中,作者柯慶明教授認為,文學就是文學所具備的美。
長久以來,日本政府認為朝鮮學校是「反日學校」,於是政府一直不給予補貼。我認為日本政府是在試圖忘記對自己不利的歷史。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多的朝鮮學校呢?
由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主持,邀請美國威爾斯利學院東亞系副教授宋明煒與台灣作家駱以軍展開對話;從駱以軍著作《西夏旅館》談及其小說創作中的離散與身分認同。
過去兩年多,我經常想起《聖經》〈啟示錄〉中的「天啓四騎士」,他們總是聯手而來:瘟疫、戰爭、飢荒和死亡。新冠病毒、烏俄戰爭、疫區封禁的飢饉,還有死亡。余英時老師、張灝先生的故逝,都來得令人驚愕萬分。
即使藝文場所在疫情中能暫時脫離營收與財務的明顯危機,人的缺席依然緊掐著博物館與藝文場所的命脈——缺乏身體接近的博物館與藝文空間,只剩下載體與載物兩者空唱雙簧。
2022年2月4日,立陶宛電影導演、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曼塔斯·克維達拉維丘斯(Mantas Kvedaravicius)在烏克蘭城市馬里烏波爾遇難,年僅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