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楊劭楷:追尋文學與心靈之美──讀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

文/楊劭楷

「文學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許在每堂以文學為名的課上,都會是第一個被提出、也最難被回答的問題。文學是客觀現實的呈現?還是主觀心靈的表達?是對理想的追求?或是對過往美好的追憶?種種解答,與其說必有一正解,倒不如說,是不同條追尋文學的道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便可能反映一個人心中「文學」的理想樣貌、或者,反映一個人對文學的信念。

而在《中國文學的美感》中,作者柯慶明教授認為,文學就是文學所具備的美。這種美與事物的客觀屬性無關,而是人類心靈感受的狀態。也許,這樣的定義,便反映了熱愛文學、終生奉獻給文學的柯教授,所欲追求的心靈與文學之美吧。

閱讀此書,也能感受到其不斷呼應對「文學為何」之堅定回答:「文學即是文學之美」。

中國文學的美感特質

在《中國文學的美感》書序中,柯慶明教授便提出,若有專屬於文學的領域,那應是文本形態的美感特質。因此,對他而言,文學研究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對文學的「美感」或「美學特質」的探討。本書可說是秉持此初衷,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中的主要文類與文學主題,深入文本美感、美學特質的相關討論。

本書開篇〈中國文學之美的價值性〉,即有提綱挈領之效果。本章歷時性地綜覽幾千年來的傳統中國文學。從古代的神話到明清的說部,柯教授除一一講述十八種不同文體的特色,同時亦發掘不同文體類型、文學主題中,可能相似、可能相異的美學關照。此文就像是一部以「文學美」為精神的小型文學史,讀者可從此對「中國文學之美感」有初步的體會。

後續篇章,則分別進入不同的文類或文本,以「此一文類或文本,展現了何種文學美感特質」為問題意識,切入剖析。如〈中國古典詩的美學性格:一些類型的探討〉將古典詩分為言志、神韻、格律、格調四種類型,並分別點出各自蘊含(但有時重疊)的美感典範;〈試論漢詩、唐詩、宋詩的美感特質〉,更直接將三個朝代的詩歌並列,並分別綜論其欲追求的美感與價值體系。

總括而言,《中國文學的美感》,可說是柯教授對不同類型的傳統中國文學文本的細緻解讀,並從文本經驗中淬煉「美感」,並深入到「美學類型」的大成之作。閱讀此書,也能感受到其不斷呼應對「文學為何」之堅定回答:「文學即是文學之美」。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本文首先即引介柯慶明教授對於「文學美」的理論提出。希冀能協助讀者,捕捉到柯教授所欲追求的「美感」、「美學特質」所蘊涵的理論意義。其次,本文將試圖把柯慶明教授的論述,放置在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大主題──「抒情傳統」──的脈絡中,為讀者們點出柯教授對此一文學傳統具有的重要貢獻與反思。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增訂新版)》(聯經,2022)

對柯慶明教授而言,文學作品是尋求生命深化與自由表現心靈的反映。而文學美,便展現在作者、讀者對自身存在、存在狀態的知覺與反思中。

從文學美綜論說起

《中國文學的美感》背後的理論知識體系,可見於《文學美綜論[1]一書。柯教授在本書中對用文學所具有的美來做為界定或區分文學與否的依據(即其他藝術形式所沒有的)。他認為,文學作品往往具有生命對其自身存在、存在狀態的知覺等基本內容,可稱之為生命意識的呈現,並涵蓋「時空中的具體情境的意識」、「意識者的自身意識」相關聯的二種面向(頁13-14)。

進一步,生命意識的呈現,可再區分為對「情境的感受」與「生命的反省」兩階段。第一階段的「情境的感受」,可說是生命意識的初步喚醒,包含情境狀況認知和自我認知、自我反思等階段(頁15-16)。舉例而言,在看到一朵花時,我們先感知到花(客觀情境),之後才產生對「花」的主觀反應。然後我們會進一步反思這些自我反應、回饋到我們的自我情境中。

第二階段的「生命的反省」,則是生命意識的充分開展,可以表現在對自身的存在自覺,也可能顯示出某種倫理抉擇。這兩者的差別,可以用漢武帝〈秋風辭〉與漢樂府中的〈長歌行〉對時間的書寫為對比(頁18):〈秋風辭〉的最後兩句「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書寫的是「主體」對歡樂難留、韶光易逝等存在自覺;但〈長歌行〉的「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卻可看出回個人對「應把握時光即時努力」的倫理抉擇。而不論是存在自覺或倫理抉擇,皆開展了文學中的「生命意識」與反思。

故,對柯慶明教授而言,文學作品是尋求生命深化與自由表現心靈的反映。而文學美,便展現在作者、讀者對自身存在、存在狀態的知覺與反思中(書裡亦有從讀者角度,論及何謂「欣賞」,於此暫且不論)。有了此一理論內涵與意識,讀者應更能理解,《中國文學的美感》一書中所論及古典文學類型、文學主題,展現了什麼樣的「美感」與「美學特質」時,其實換句話說,可能是在試圖理解他們進行了什麼樣的生命追索、展現了什麼樣的生命意識。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國立臺灣大學,2020)

除了有如再次聽到柯老師於課堂上的談笑風生、感受老師對文學的熱情外,閱讀此書,讀者應更能體會柯老師終其一生對「文學是什麼」的追尋。

抒情傳統的貢獻與反思

最後,本文想進入當代以「中國文學是一抒情的傳統」為問題意識,切入中國文學研究的一條學術取徑,定位柯慶明教授的貢獻與反思。

本文無法在這裡完整爬梳抒情傳統的學術脈絡。簡言之,此傳統指的以「抒情」為核心精神,定義中國文學傳統的學術脈絡。此說法由旅美學者陳世驤發其端,高友工振其緒,並在臺灣由一群學者繼承、批判與反思。王德威教授、陳國球教授曾主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2],並認為此一傳統的發揚,是研究者們企圖借助現代的文學批評理念,去重新詮釋中國文學與文化。王、陳教授將此傳統之精神上溯至朱自清、聞一多、朱光潛、魯迅、沈從文等人,並爬梳從陳世驤、高友工以降,至臺灣研究者們對此系統的論述,可見此學術取徑所具有的系統性,以及對傳統中國文學研究的重要性。

而柯慶明教授,正是臺灣研究者中,對抒情傳統有所貢獻與反思的一位。

陳國球教授認為,柯教授所提出的,文學作品中對生命深化、心靈自由表現之追求,所欲達至的圓融自足的狀態,即是現代抒情傳統的核心關懷:中國文學思想中最能作為文化表徵的,就是透過語言文字最適切的方式,表現主體心靈生命探索而達致美善的境界。於是,前述柯教授所提出的、以生命意識為文學美的文學理論,正好呼應了、強化了抒情傳統的研究脈絡(頁450)。

但值得一提的是,柯教授卻也對中國文學為「抒情傳統」之主張,保留些許反思。舉收錄於《中國文學的美感》的〈從「現實反應」到「抒情表現」——略論古詩十九首與中國詩歌的發展〉一文為例,柯教授便指出,古詩十九首的確可說是以抒情表現為基礎。這種「抒情」消解了現實,在讀者不必面對作品中所顯現的現實困境,而流連於興象或情景交融之中。但在肯定這樣的「抒情」後,柯教授亦指出,古詩十九首之所以為千古絕唱,更是因為在其中,「現實」仍不時出現,並和抒情表現相互拉鋸、抗衡。故在抒情表現的基礎上,仍然保持相當程度的現實反應。例如「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幾句,行行重行行、各在天一涯是現實反應,與君生別離、會面安可知是抒情表現。幾句中便可見到兩者相互呼應,所產生的情感加乘效果。

陳國球、王德威:《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2014)

結語:追尋文與心靈之美

在《中國文學的美感》的推薦序中,漢學家宇文所安說:「當我閱讀《中國文學的美感》,我聽到柯慶明在說話。有如柏拉圖,柯慶明做到了人在書寫中最好之所能——讀其書如聆其人。閱讀這本書,那些認識柯慶明的人,會喜歡再聽到他的說話;而那些不認識他的人,也將獲得書會對其『說話』的體驗。」除了有如再次聽到柯老師於課堂上的談笑風生、感受老師對文學的熱情外,閱讀此書,讀者應更能體會柯老師終其一生對「文學是什麼」的追尋。

那是對文學、對生命對心靈、對文學之美好永無止盡的追尋。

[1] 本文所引用為柯慶明(2000),《文學美綜論》,大安出版社。
[2]王德威教授、陳國球教授編(2014),《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增訂新版)》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