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重新思考希特勒的崛起之謎

圍繞納粹德國的討論存在很多幻想和傳說。作為「絕對惡」的符號和代表,各方都有動機投資符合自己認知立場的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敘事。這既可以撇清罪責打擊對手,同時有政治上的功效。然而這些在特定歷史語境下的解讀也扭曲了我們的歷史視野。什麼是法西斯?什麼是納粹?

閱讀更多...

李晉:抵抗虛幻,活得真實——從堂吉訶德與東方不敗談起

「第一實在」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次級實在」則可以說是現代意識形態的前兆。沃格林通過分析兩者之間的運動關係,試圖解釋納粹德國的思想起源問題。他指出第一波「第一實在」和「次級實在」之間的運動關係出現在封建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中,舊的道德秩序不能夠再反應人類真實的現實……

閱讀更多...

林雪虹:奈保爾去世時,我正在讀他的《抵達之謎》

奈保爾去世時,我正在讀他的《抵達之謎》。我喜歡這種巧合,並視之為一種意味深遠的啟示和撫慰。它們總是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我在初冬時買下這本書,將它放在卧室的書堆里,偶爾讀一讀,直到秋天才終於將整本書讀完。這段時間里,我們經歷了季節的更迭、幾次短暫的旅行以及四個親友的死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