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巴甸讀書札記】來自過去的時間囊:《一道門》與變幻中的香港
《一道門》收入的文章,有一半曾刊於被拉人封艇前的《蘋果日報》專欄「無腔曲」,另一半則寫於《蘋果》封舖之後,整本書加起來宛如大劫難前後的側寫記錄…
《一道門》收入的文章,有一半曾刊於被拉人封艇前的《蘋果日報》專欄「無腔曲」,另一半則寫於《蘋果》封舖之後,整本書加起來宛如大劫難前後的側寫記錄…
飛地活動【香港來的風】來到第三場,請到香港著名作詞人潘源良老師以及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鍾永豐老師跟我們分享廣東話以及客家話填詞彼此的特色與困境。
作為人類學家,長期耕耘知本部落地方文化復振歷史的陳玉苹老師,從知本部落例子出發,探討台灣當代的原住民運動,在全球文化資產運動的風潮下,是否真的有助於台灣原住民社群重拾文化價值,從中得到力量?
許倬雲先生是中國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戰國與漢代的社會史研究獨步天下,但影響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縱觀古今的通史研究。大師寫專著不難,但大師寫小書,卻沒有幾位能夠做到。
讀這本由女性政治哲學家萊·以彼(Lea Ypi)所著的Free: Coming of Age at the End of History (2021年出版)就給我一種很奇異的感覺。
2022年5月5日,香港科技大學創意寫作項目主辦「港臺名家系列講座」,邀請了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林姵吟擔任嘉賓,從海洋書寫著手,探討台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演變、以及……
2012年,林世煜曾受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蕭阿勤專訪,從初涉黨外運動、親歷不同年代的社會事件,談到對現世狀況的觀察與關懷。林世煜如何回顧臺灣的1980年代?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教授范宜如,在本文為讀者梳理了台港文學中人與動物的關係及動物在城市中的真實狀態。(本文摘選自《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
《誰是外來者》以德國與台灣兩地映照,探討在同一時期接收越南移民的兩個地方,各自有哪些不同的措施、政策,社會環境又是如何,並且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族群融合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