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一代知識人的視野、心願與胸襟——讀林道群《青山亂叠》

文/賞杏(書評人)

編按:資深出版人林道群,自198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後,先後在三聯書店、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從事書業;經其手出版的作品,許多都為中文學界帶來深遠的影響。2020年,林道群出版了自己撰寫的書作《青山亂叠:書和人和事》,談其作為出版人的見聞與感想,也讓讀者看見一個出版時代的縮影。(* 本文原刊於立場新聞,經作者授權轉載,原題為〈《青山亂叠》的民間中國視野〉,標題為編者擬。)

牛津大學出版總編輯林道群先生近日(註:2020年)出版了自己的書《青山亂叠:書和人和事》。林先生在牛津二十多年,經手出版作品無數,難得今次他一改位置變為作者,把多年刊於報章的文章略作增減、編輯成書,分享多年來的種種故事。《青》的四個版本裝禎精美,加上印量不多兼只在一家獨立書店寄賣,在政治氣壓低迷、疫情吃緊的今日香港,竟為愛書人圈子中吹來一道清風,舒緩了一下緊繃的情緒。

《青》對於不同的讀者來說,可能有不同的意義。喜歡作家董橋的,書中有一整章記載了林先生與董先生的合作,從文章、書本構思到書名、裝幀等無盡細節一一眾現眼前,無怪乎董橋先生也說日後如有人要研究他的書,《青》將是他們的《聖經》。喜歡藏書、書票、研究裝幀的,林先生在書中多有介紹談及,旁引了藏書家董橋以及各地書痴書蠹的各種珍怪經驗,對書迷來說應該也是大有收獲。林先生編過上千本書,與各地作者、文化人緊密聯絡(超級聯繫人?),不管是如錢鍾書楊絳周有光這種中國大師、董橋小思也斯陳冠中黃愛玲黃繼持這些本地作家文化人、高行健北島查建英阿城這些海外華人作者群體,還是章詒和資中筠許章潤張思之等身處大陸的知識份子,讀者都有機會從《青》中略窺林先生與他們互動交流的種種細節。對於香港讀者如我來說,那個週末陸羽茶室延伸開來的文化人網絡,以及在鰂魚涌太古坊拓展出去的出版社群,也是看得讓人神往。

《青山亂叠:書和人和事》書籍封面。相片來源:網路圖片

除了《今天》雜誌的出版發行,林先生也開展了「社會與思想」叢書的出版計劃,幾年間印了近百本著作與譯著,某程度上繼承了「文化:中國與世界」的部份夢想。

這次讀《青》,讓我有機會回看牛津大學出版社、或者說林先生,如何撐起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陪伴我走過二十年來的閱讀旅程。比如說探討香港本土文化,參與(如不是開啟)香港文化研究、後殖民批判之討論,2000年起牛津便有太多經典的出版。周蕾的《寫在家國以外》、陳清僑編的〈香港文化研究叢書〉系列(如《歷史的沉重》《意識形態與文化想像》等書籍),香港大學發起的〈香港讀本〉系列(如《閱讀香港文化1979-2000》《書寫城市》等文集),蔡榮芳的《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羅永生許寶強的文化評論等,全部都是關心香港的讀者們不可忽視的著作。而《青》中關於北島的一章以及其他散落書中的段落,更突顯了林道群先生在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上的獨突位置。

《今天》文學雜誌在香港落戶超過二十年,雖然印量不多,卻是華文世界其中一份十分重要的民間刊物。《今天》緣起於文革結束後的那股民間力量,搞手們與當年的星星畫展、西單民主牆等同出一脈。換句話說,在89後政治形勢極為困難、知識人離散於全球各地時,林道群先生及牛津大學出版社參與到《今天》的編印,讓這一條民間的文脈得以承傳、延續至今。《青》收錄了林道群先生憶述與前香港三聯總經理董秀玉共事的文章〈三十年的書與事〉一文,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到林先生與當代中國知識群體的結緣。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羅永生 :《思想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

香港三聯自49年以降一直是中資機構,改革開放後經歷藍真、蕭滋等老一輩的努力,遂漸從內向、政治唯專的國營單位慢慢轉向面向香港與海外讀者的出版機構。董秀玉則是國內的出版人,於1988年被派往三聯開拓工作,並利用香港的獨特位置促進改革開放的思想討論、知識發展,以及連結港台的文化群體。1987年林先生從中大畢業後加入到香港三聯,有機會認識范用、錢鍾書、楊絳等老一輩的國寶級文人,同時接觸到「文化:中國與世界」的編輯計劃,了解到當時知識界引進西學、支持本土學人著作出版、促進華文世界交流的計劃與志向。 

89後國內政治低壓,不少80年代重要的知識人或流亡或留學海外,93年林道群先生開始在牛津工作,而董秀玉女士則於91年調回北京三聯。然而林先生與此知識群體已建成穩箇的關係,也慢慢透過牛津大學出版社繼續過去的計劃。除了《今天》雜誌的出版發行,林先生也開展了「社會與思想」叢書的出版計劃,幾年間印了近百本著作與譯著,某程度上繼承了「文化:中國與世界」的部份夢想。而透過與北京三聯的合作,叢書後來也出版了簡體字版。

《今天》香港文化專輯(1995年6月)。相片來源:網路圖片

當然接下來要問的大概是,香港的新一代還想投身到這樣的文化工作麼?以及,接下來的香港政治環境還容得下此等嘗試麼?

現在回望這套叢書,不禁驚㤉於當年一眾知識人的視野、心願與胸襟,更暗忖如沒有這套叢書,中國以至華文世界的知識圖景會有甚麼不同。叢書引進了多位外國學者的作品,包括韋伯、哈貝馬斯、詹明信、華勒斯坦、艾可等人的著作,亦出版了不少至今已變得相當重要的中國研究及學術出版,比如黃宗智、王紹光、胡鞍鋼、吳國光、李銀河、崔之元、張旭東等人的不同著作。正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才更能理解為甚麼在2000年以後,牛津大學出版社能一再出版與當代中國息息相關的出色作品,當中包括《八十年代訪談錄》《七十年代》(上下集)、楊絳、章詒和、錢理群、北島、張思之、邵燕祥、丁學良、趙越勝、李陀、許潤章、查建英、韓少功等不同作者的多元作品。

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
北島 李陀 主編:《七十年代》(牛津大學出版社,2019)

無獨有偶,本年三月香港三聯為前總經理李昕出了一本《那些年,那些人和書:一個出版人的人文景觀一書》,收入了李先生近年發表過的文章,記錄了他在人民文學出版社、香港三聯及北京三聯工作的故事。李先生為國內體制內的出版人,書中展示的觀點皆在紅線及主旋律之內。舉個例,李先生分享了引進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到中國大陸的故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劇的是,李需要取得傅的信任,並在國內出版制度下爭取空間、盡量減少刪減的內容。《鄧》在國內當年非常受歡迎,第一刷即印六十萬冊。相比起來,牛津出的不少書籍並不容於國內的機制,作者選擇在香港出版很可能是為了保存書本的原汁原味,但香港書市細小,多數書籍只能印2000-3000本。直接的比較並不需要也不合適,但如果沒有了牛津以及其他香港出版社的努力,當代中國民間知識份子的思考與努力,大概也就無法如今天般接有如此豐碩的成果。當然接下來要問的大概是,香港的新一代還想投身到這樣的文化工作麼?以及,接下來的香港政治環境還容得下此等嘗試麼?

《青》全書600多頁,與中國民間思潮相關的可能在四份之一的篇幅左右,並不是全書的主調,更多只是本人感興趣的其中一部份。林先生在書中對香港政府近年的乖張行為深痛惡絕,對我城的社會運動、年輕人們支持關愛,他的根已深深紮於粉嶺的梧桐河畔,以及香港這座城市。有幸讀到林先生編輯的書籍以及這本《青山亂叠》,真是我們這輩讀者的福份。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