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毓生:治學路上的心靈危機,與「個人關懷」帶來的紓解
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我知道必須做一決定,而且知道這一決定是關鍵性的,將影響將來的學術生涯甚至生活方式。然而,我卻不知如何做一明智的決定。
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我知道必須做一決定,而且知道這一決定是關鍵性的,將影響將來的學術生涯甚至生活方式。然而,我卻不知如何做一明智的決定。
我們都知道余英時在一九五〇年七月經歷了一場天人交戰後,突然在本來要重返燕京大學的路程上,從廣州決定折回香港,這是他生命史上一個最大的轉捩點。
因為喜歡閱讀五四人物的著作,已經了解了一些近現代中國悲慘的歷史經過及其由來。對同胞遭受的苦難,感同身受。常思將來當盡一己之力,設法改革中國的種種缺陷⋯⋯
2022年11月22日一早起床看到了林師母宋祖錦女士給幾位林先生的友人和學生發的電郵,說老師林毓生先生在當天清晨7:49分平靜的離開了人世。我呆了一下,再看了一次電郵才告訴自己林先生走了。
林先生晚年頗有病苦,也離開了威斯康辛,踪影全無,其實那時他就隱退了這個痛苦的世界。作為一個思想史家,他是帶著對中國的失望,可能還有憤怒而離開的
九月,聯經剛剛出版一本新書叫《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這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謝爾希.浦洛基(Serhii Plokhy)所寫的一本烏克蘭歷史的書⋯⋯
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學,而在與理學相反抗之功利思想。此派之特點在斥心性之空談,究富強之實務。其代表多出江西、浙江。
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商品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宋代人的衣食住行,與我們想像中的有何不同?熱愛美食的統治階級們,又發明了多少種珍奇盛宴?學者徐吉軍在……
隨著聯經出版《宋徽宗》一書面世,思想空間與聯經書房聯合策劃「夢回宋朝」主題書展,與你相會在兩宋的金秋季節。穿行街巷,探看宋人的日常百態;潛入宮殿,傾聽皇帝的私語和哀愁。
專門研究宋代史的漢學家伊沛霞,以全新視角,兼容徽宗的藝術成就和政治作為,細數徽宗任內的創舉與敗筆,分析這位藝術家皇帝如何踏上悲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