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詩萍x林載爵:新世代如何閱讀老靈魂?歷久彌新是高陽
2022年4月21日,蔡詩萍在《POP大國民》中,邀請到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以「近代歷史小說之標竿 作家高陽百歲冥誕」為題展開對談。節目中,林載爵和蔡詩萍談及高陽……
2022年4月21日,蔡詩萍在《POP大國民》中,邀請到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以「近代歷史小說之標竿 作家高陽百歲冥誕」為題展開對談。節目中,林載爵和蔡詩萍談及高陽……
那些不忍回顧的日子,但又不甘埋沒的記憶,終於在他的筆下復活。他早已不是一個隔岸觀火的彼島記者,事實上從他1988年初次踏上這塊祖先的土地時,就已經感同身受且歌哭連心地與我們在一起承受和成長。
1989年6月4日凌晨,楊渡在目睹長安大街解放軍對北京平民開槍後,由地陪帶領回到飯店,其後與另一位台灣記者徐宗懋會合並重返天安門廣場,記錄下廣場黑夜發生的事情。
2022年5月19日,四位學者在Berkeley Blog刊發公開信,回應了美國語言學家Noam Chomsky在接受雜誌訪談時、就俄烏戰爭提出的觀點。指出當中7點典型錯誤,並呼籲……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至今已近3個月,歷史學家Stephen Kotkin近來在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深度剖析冷戰歷史、細緻勾勒出二戰後建立起來的現代世界輪廓及陣營分佈……
2022年4月11日,小說家張大春邀請到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在歷史小說家高陽的百歲誕冥日子裡,與「張大春泡新聞」的聽眾們一同悼念、回憶這位充滿傳奇的歷史小說家。
過去兩年多,我經常想起《聖經》〈啟示錄〉中的「天啓四騎士」,他們總是聯手而來:瘟疫、戰爭、飢荒和死亡。新冠病毒、烏俄戰爭、疫區封禁的飢饉,還有死亡。余英時老師、張灝先生的故逝,都來得令人驚愕萬分。
「一場知識性、思想性的講演,竟能吸引上千人的洶湧人潮,真是不可思議!目前台灣這種充滿興奮性的現象,是美國、香港等地區所不曾見的。」張灝教授表示了這趟返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