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戰數》:「微型」戰爭年代,我們如何能克敵制勝?
在「衝突時代的韌性生活指南——臺灣人如何有勝算」主題書展中,羅列了數冊「戰場行動守則」,其中亦包括了《關鍵戰術》中對於現代微型戰爭的觀察以及應對方法。
在「衝突時代的韌性生活指南——臺灣人如何有勝算」主題書展中,羅列了數冊「戰場行動守則」,其中亦包括了《關鍵戰術》中對於現代微型戰爭的觀察以及應對方法。
李白筆下各種型態的月亮,穿越時空來到我們想像之中;而旅美華裔作家哈金,則在綜覽漢學研究後、以自身在英美詩歌方面的訓練,詳細解讀了李白的詩作。
1927年,王國維在北京頤和園投湖自盡,留下遺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身為民國初年最具聲望的學者,王國維突如其來的死亡,為當代中國知識界帶來極大震撼。
早在縱橫海上的歐洲殖民帝國在全世界插旗、建立起「日不落」霸業的幾百年以前,亞洲就曾陸續出現好幾個在軍事、政治、文化、藝術、建築與商業上都締造輝煌成就的大帝國。
《內在他者——莊子.尼采》作者劉滄龍,在2022年6月18日由聯經出版主辦、哲學新媒體協辦的新書發表會中,與學者何乏筆及林明照教授進行了一場哲學對談。
《民國的痛苦》就是這種現象的具象呈現。作者援引多位漢學學人,從與王氏同代的陳寅恪到當代的杜正勝、葉嘉瑩,貫串各領域對王國維生平和作品的解讀……
潛意識也可以成為繪畫題材嗎?高行健是怎樣呈現人的這一片潛在的、混沌的內在世界?因為好奇心太強烈,我不得不要求隨同來港的高行健夫人西零的幫助⋯⋯
從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留美幼童開始,到「全美中國留學生聯合會」解散,這是早期中國留學生群體在美國求學和熱中學生社團活動的黃金階段,並對近代中國的發展產生全面的影響…
在這件看似荒謬的事情背後,卻暗藏著非常尖銳的社會問題——刺激人心的全民追捕是否合理呢?網民及媒體的「人肉搜索」,又是否為相關人士帶來煩擾、抑或並不利於案件偵破?
2022年8月,聯經出版推出《誰是外來者》一書,寫書契機是一碗寒冬裡的越南河粉。越南河粉在台灣並不稀奇,巷口花個七、八十塊就能點到一碗熱騰騰現煮的河粉。但本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