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鈴:越南船民在德國——為什麼他們是無聲的一群人?
Soledad
在1975年時,有一群人甘願冒險犯難、飄洋過海,只為了尋求更好的未來可能。2022年9月23日,臺南烏邦圖書店舉辦了《誰是外來者》新書分享會,以「旅德記者眼中的越南移民:當東西德與南北越相會」為主題……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究竟是什麼使得徽宗成為這麼有魅力的人呢?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專門研究宋代史的漢學家伊沛霞,以全新視角,兼容徽宗的藝術成就和政治作為,細數徽宗任內的創舉與敗筆,分析這位藝術家皇帝如何踏上悲劇之路。
王惠珍:如何在翻譯實踐中「再現」(represent)台灣?
王惠珍
近幾年筆者一直關注台灣日語、跨語作家們在翻譯領域的文化實踐活動,發現他們在台灣文壇裡除了從事文學創作之外,也經常被當時的媒體主編賦予「翻譯者」(the translator)的角色⋯⋯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當你微笑時,世界就與你一起微笑——關於友誼的語言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
羅賓‧鄧巴30年前就提出了「鄧巴數字」:一個人最多能保持關係的朋友是150人,其中關係最密切的不超過5人。《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是鄧巴全面研究友誼、人際關係的科普大作。
許紀霖:如何匡救現代文明的困難——導讀許倬雲《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許紀霖
許倬雲先生是中國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戰國與漢代的社會史研究獨步天下,但影響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縱觀古今的通史研究。大師寫專著不難,但大師寫小書,卻沒有幾位能夠做到。
范宜如:共生的時空——城市、人與動物
范宜如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教授范宜如,在本文為讀者梳理了台港文學中人與動物的關係及動物在城市中的真實狀態。(本文摘選自《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
阿蘇卡:讀《誰是外來者》想像台灣未來:我們成為一個多元社會了嗎?
阿蘇卡
《誰是外來者》以德國與台灣兩地映照,探討在同一時期接收越南移民的兩個地方,各自有哪些不同的措施、政策,社會環境又是如何,並且試圖從中找到一個族群融合的理想方法…
梅復興:資源有限、時間有限下,臺灣國防勝算何在?——評《臺灣的勝算》
梅復興
面對有限的財政資源,有限的時間,社會大眾所能夠接受的痛苦門欄,而政治人物也敢於承擔政治成本內,臺灣沒有可能單獨長期抵抗中共傾舉國之力來犯。
顏崑陽:我,因詩而存在!
顏崑陽
黃文鈴:越南船民在德國——為什麼他們是無聲的一群人?
Soledad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究竟是什麼使得徽宗成為這麼有魅力的人呢?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當你微笑時,世界就與你一起微笑——關於友誼的語言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