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讀其書如聆其人──「言說者」柯慶明

當我閱讀《中國文學的美感》,我聽到柯慶明在說話。我和他在某方面很像,我們在談論的時候從不讓對方一直說下去,其中一個會回應——質疑、補充、意見分歧,或將討論帶到另一個不同的方向,那是對話的自然狀態。當我讀柯慶明的文章,我在心裡仍然一直這樣做著,但他……

閱讀更多...

川合康三:「古與今」又「東與西」——說說柯慶明這一人

看起來不容許局外人侵犯的中國古典文學包覆著一層堅硬的外殼,柯慶明敲破了那一層硬殼,第一次把它帶到陽光下展示……柯慶明成功地將這精神實踐在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上,……例如這本書的書名《中國文學的美感》——這是一本柯慶明試著以「美感」這一觀點去看中國文學的書。

閱讀更多...

蘿絲.喬治(Rose George):從「香噴噴」到「不因流血而退縮」,衛生棉廣告血淚史

「香噴噴。靠得住希望我香噴噴。那是1970年代的衛生棉廣告,……如果「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意思是希望我引人注意,那這則廣告傳達的訊息就自相矛盾了,女性衛生用品製造商最不希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是引人注意,講白一點就是不能散發氣味,尤其是血的氣味。」——蘿絲.喬治《九品脫》

閱讀更多...

蔡秀敏:《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唯才是用」制度下的第三世界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家,無疑是一個由第三世界走上第一世界的成功故事。然而由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來看,現今的新加坡在先進國家之中是數一數二的高,也就是貧富差距極為懸殊。於是作者本書便對此提出了疑問,「唯才是用」制度是否在新加坡國內製造出了另一個第三世界?

閱讀更多...

翁稷安:解構「以史為鏡」?向人類學借火的《被統治的藝術》

回顧近代史學史,歷史學作為一門發展數百年的現代學科,始終充滿著自我質疑,滿佈著各樣的「危機」。這些危機有些來自學術內部,譬如人文學科之間的競逐,或者像上世紀末來自後現代的質疑,直接挑戰史學研究的「真實」。有些危機則來自外部,質問這樣專注於過去的學問,到底有什麼實質的效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