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彭芸:權力與文化交鋒下的《「國際傳播」國際化》

文/彭芸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國際知名傳播學者李金銓教授英文出版的Interna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4)中文版於今年(2022)年初由聯經出版社發行,當屬李教授繼《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2019)後,另一本經典書。《「國際傳播」國際化》專注探究國際傳播學術研究半個多世紀,為何其「邊緣」的位置與所謂一般以為的「國際」好像並不相稱,究竟怎麼回事?

國際傳播學科往往與國際關係連結(國考的考科為「國際傳播與國際現勢」),強調實務運作的方方面面,少有理論;二戰之後由美國發展出來的國際傳播以美國中心看世界,於冷戰期間,不論國際通訊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依附理論、發展傳播等,均以美國為軸心來加以檢視與批評,廣度是有,深度不足。李教授的《「國際傳播」國際化 》即由這樣的脈絡延伸,縱橫超過五十餘年;而後冷戰的全球化屬國際傳播研究新的篇章,九零年代後國際傳播研究分岐的論辯迄今:新自由主義更加擁抱全球化,批判學派對所謂「帝國主義」(不論「文化帝國主義」「媒介帝國主義」「數位資本主義」等)的怨念更深,不論理論或是方法論,受限國際傳播學科在傳播學門的邊緣性,其實進展有限。

nterna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4)
《傳播縱橫:歷史脈絡與全球視野》(聯經,2019)

李教授反對非西方學者完全接受「美利堅和平方式」格局下的國際傳播定義,以為學術需提倡明智、開明而富有的世界精神,因此該以多元文化世界主義為新起點,建立複雜、多元而整合的架構。

李教授深耕國際傳播理論研究四十餘年,於本書中文版序中指出:「國際傳播」在理論與實踐上的旨趣包含:互相尊重下求同存異、通過合作與競爭達成深度瞭解、打破中西二元對立、強調世界主義的精神。因此在出版英文書後七年後,以中文呈現,確具意義。全書共十五章,李教授一開始的「國際傳播的國際化:反思以後的新起點」最值得推薦,可以一讀再讀,當可明白為何國際傳播不該在「美國化」、「西方化」的討論中打轉而走不出來,而許多學者提出的「非西方化」論述也並不新鮮,只是「西方化」的「西方」本就難界定,再加個「非」就更不易在學術上進一步圈限討論的範疇,李教授反對非西方學者完全接受「美利堅和平方式」格局下的國際傳播定義,以為學術需提倡明智、開明而富有的世界精神,因此該以多元文化世界主義為新起點,建立複雜、多元而整合的架構。

李教授另一篇:「在地經驗、全球視野:國際傳播研究的文化性」乃其四十餘年學術生涯走過的痕跡與持續的倡議,期盼「去西方化」過程中檢視「文化意義」的重要性,謹防「普世性的帝國主義」,並在研究上以文化的內在理路和歷史經驗為主導,互為主體後建構多重現實。其期盼中西學術若可互相滲透、彼此學習、共同滋長,就該是國際傳播研究的最高境界。

除了以上兩篇,其他十三篇的作者均為知名學者,學術專書、論文很多,於傳播學界均享有盛名,研究各有所長,在李教授邀請下針對其欲探討的主題,提出不論是理論或是經驗性的完整論述,進行「南北對話」,很具特色。這些作者來自十個國家,探討的題材涵蓋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傳播研究重要題項,包含:超越拉查斯斐、報刊四種理論、新聞業的專業模式、「媒介首都」、好萊塢、帝國、去西方化、世界主義、中國新聞研究、翻譯、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行動者、後殖民視覺文化,篇篇精彩。

《「國際傳播」國際化》(聯經,2022)

今天人們跨越國家疆界,早已非國家、地區可以侷限,這一方面是研究國際傳播的大好機會,另方面又是否真能展現多元視野,跳脫以美國為首傳播研究的框架?

由於各作者在其學術領域已經響叮噹,針對「國際傳播國際化」發文,自不能呼嚨了事,讀者可針對自己最有興趣的題材開始閱讀,並對照李教授在第一章的「對話」,反覆思索每位作者強調、關注的問題為何?在全球脈絡下,是否經得起檢驗?為何、如何「超越」過去對國際傳播研究的批評與挑戰?全球流通下的各國新聞、影視等發展固然受限於制度、文化等,問題多多,然而今天人們跨越國家疆界,早已非國家、地區可以侷限,這一方面是研究國際傳播的大好機會,另方面又是否真能展現多元視野,跳脫以美國為首傳播研究的框架?從在地經驗出發,與全球在不同傳播領域構連?因此不論文本、個案的脈絡就可更具跨文化意義。

這幾位來自南北的傳播學者,在其主要研究之外,加入國際傳播研究的討論,很令人驚艷。伊萊休 · 卡茨(Elihu Katz)「逛櫥窗」陳述其自身國際傳播的經驗與研究、張讚國從知識社會學背景檢視國際傳播研究及其知識生產,有反省、有批判,揚 · 瑟韋斯(Jan Servaes)的超越現代化和報刊的四種理論,說明「西方偏見」的歷史情境,其提出的泰國案例,相當有趣,挑戰了人們熟知的理論框架,而報刊四大理論後最受討論的《比較傳媒體制》,作者之一保羅 · 曼西尼(Paolo Mancini)則以為在同質化與多樣性的矛盾中是否可以建立普遍性的新聞業專業模式?他以為西方以外的新聞業連賴以生存的理由也迥異於西方,就從一開始提出質疑,那麼西方的傳媒角色、專業義理、規範、公共論域等,在複雜、混和的政經情境中,該如何「平行對應」?

接下來兩篇:邁克爾 · 柯廷(Michael Curtin)的「媒介首都」生成的條件與亞普 · 範欣內肯(Jaap van Ginneken)的好萊塢不朽的生命力:「帝國冒險」類型與《阿凡達》,探究影視產品全球化中究竟在地與全球融合是為特例或會成為通案?文化全球化重視地方與全球接觸的適應、陣痛、抗拒與再生,是否能相互學習,抑或彼此摧毀,「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都很具新意,成就無限可能性。 

科林 · 斯帕克斯(Colin Sparks)的重啟國際傳播「帝國的維度」,觸及國際傳播研究核心的「帝國」,與西爾維奧 · 瓦斯博多(Silvio Waisbord)的「去西方化」與世界主義的媒介研究,當屬國際傳播理論論證的關鍵:帝國、殖民、西化、現代化、霸權、支配,可針對主要關懷進行對話,不論從地緣政治、殖民歷史、媒介制度等,在地的特殊性會「中介」全球普遍性的衝擊。至於中國、印度,網路、公民參與、場域的轉換、翻譯,扣連著既舊且新的變化面貌,若再對應這些作者過去的論述,有延續、有創新,對作者與讀者而言,皆屬很好「反思」的學術旅程。

李教授一直強調要以「互為主體」來檢視傳播議題,這是一般所謂西方、主流傳播學者過去少強調的理論與方法上的論辯,就成為《「國際傳播」國際化》最具啟發的新起點,因此一些知名學者「他者」觀點,成為本書最有趣、也最具挑戰性的論述。學者應該不喜歡他人貼標籤,誰是「國際傳播學者」?誰是「主流學者」?喜歡觀察、尋找具全球普遍性意義的在地經驗,哪裡容易?既使找到研究題材,進一步將資料分析,尋求普遍意義,重點在文化性,還要加上時空要件(如新冠疫情、烏俄戰爭),五、六十年來,國際傳播研究因其邊緣位置,理論薄弱(才有如「軟實力」蔚為主流政策的取巧),方法論的爭辯持續。李教授在中西文化的陶冶下,希望國際傳播真正地「國際化」,加上本書十三章論文作者是為「熟悉的陌生人」辯證地綜合局內人與局外人的視野,當屬此書的重要貢獻。

「文化自覺」確實不易,必須以謙虛、勤奮的態度,與所謂西方觀點對話,方才有「互為主體」的可能與覺悟,接下來能否「互相滲透」,彼此接納與同理心,可謂來日方長。

特別一提,李教授以及幾位譯者如此費心的翻譯英文書寫的論文,希望在華文的語境下,更深入理解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傳播關注以及研究的問題與限制,確實用心良苦。李教授一開始即陳明「希望能為華人學術社群提供一個契機,共同提高文化自覺」,從反思、新起點、到契機,從在地到全球,這十五篇不論深度與廣度皆甚為可觀,「文化自覺」確實不易,必須以謙虛、勤奮的態度,與所謂西方觀點對話,方才有「互為主體」的可能與覺悟,接下來能否「互相滲透」,彼此接納與同理心,可謂來日方長。

我們生而有幸,能在全球資訊流通、中西交會的時空脈絡下盡情學習,固然受到制約也不少,從「權力」言,國家、跨國企業、組織、制度都左右了國際傳播國際化的條件,但是「文化」的論述、品味、解讀、離散、抗拒,卻又同時給予更多養分,因此新起點就充滿希望,是否真能達到世界主義的境界?「以歷史為經、以世界為緯」的雄心壯志不可無。 

| 新書速遞 |

宋怡明:《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 購書去 -

| 閱讀推薦 |

宋怡明:《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