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一冰:前哨金門說魯王
明監國魯王薨逝金門後,回看國亂身愁之中,魯王如何在應對亂世風雨飄搖?在人生最困頓的時期中書寫魯王生命與精神的李一冰,又怎樣與他書寫人物的生命之間產生深刻連結?⋯⋯
明監國魯王薨逝金門後,回看國亂身愁之中,魯王如何在應對亂世風雨飄搖?在人生最困頓的時期中書寫魯王生命與精神的李一冰,又怎樣與他書寫人物的生命之間產生深刻連結?⋯⋯
人工智慧必將帶來劃時代的改變,會扭轉我們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外交政策,這一切影響遠遠超過任何領域的傳統範疇,而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齊白石如何成為了一代傳奇畫家?又有哪些生命經歷,展現出他非比尋常的氣節?李一冰寫下一代畫師白石老人的生平故事,也對照自己半生坎坷流連;映照著兩人的精神追求…
「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這句才真正道出王國維先生的悲劇。這是我讀罷李建民《民國的痛苦:王國維與絕望的1927》後無奈地承認的⋯⋯
太平天國是歷史上最可怕的人為災難之一。按照史料估計,可能有兩千萬到七千萬人類死於這場動亂。十九世紀中葉發生的這場民變有許多謎團…
從1992年開始,人們就開始在討論「鄧巴數字」假設。這個假設來自英國牛津大學演化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的研究,認為一個人只能與大約150人維持友誼,而密友也只能有5個。
回顧當代道德暨政治哲學家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在《未來關我什麼事?》一書中對「未來世代」的描述與關注,我們看到自身與後代間存在著一種互惠關係,能為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賦予意義……
儘管數位科技是假新聞形成的助因,卻不能認為科技是假新聞的單因。本書提出「假新聞政治」,就是要強調,傳統政治中的宣傳、陰謀操控,依然是當代假新聞政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