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余英時的客廳】葛兆光:跟著余先生,發現學術史的「暗碼」
從2009年開始,我和太太在這個客廳裡,和余先生大概談了有三十多次,肯定超過一百小時。我記得我總是在那個客廳面向院子的大玻璃窗下面
從2009年開始,我和太太在這個客廳裡,和余先生大概談了有三十多次,肯定超過一百小時。我記得我總是在那個客廳面向院子的大玻璃窗下面
我想特別談的一個題目叫「從制度的觀點看,自由主義和儒家有可能相容嗎?」。或者換一個說法,我想問一個問題:從制度的觀點看,余先生是自由主義者、還是一位儒家的信徒?
2022年8月1日,聯經出版推出整理有年的余英時文集,涵括四大類、28種書目、總字數超過450萬字,完整呈現余英時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余先生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在這麼多著作裡面,余先生都有自己的問題(意識);他有這麼多豐富的史料,要去寫書。我覺得《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是一本非常特殊的書,整本書的出發點⋯⋯
余先生這本《論天人之際》的專書,事實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具體案例,讓我們清楚理解「歷史一元論」是站不住腳的⋯⋯
余先生過世之後,聯經開始著手規劃「余英時文集」出版事宜,將余先生過去在台灣尚未集結出版的文章,編成十六種書目,再加上原本的十二部作品,總計共二十八種⋯⋯
2021年8月1日,著名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先生離世,如今已過一年。不少讀者、學者紛紛撰文懷念余先生的為人與治學。學者梁其姿亦帶我們回到八十年余英時的講座現場,回憶余先生……
余英時先生逝世週年,我們希望回到余先生的客廳,邀請他的好友與知交,延續難得的交流,也分享這一年來,大家重讀余英時的感受,和最想對余先生說的話。
在本期《思想》的編輯工作接近尾聲時,傳來張灝先生過世的消息。張先生跟余先生一樣,都對當代中文世界的人文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