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偉勝:中世紀地中海世界的東西相遇——帶你重啟《十字軍首役》的歷史想像
依據傳統說法,11世紀末,「十字軍首役」在教宗烏爾班二世的鼓吹下展開,由數千名西歐騎士將耶路撒冷從伊斯蘭威脅下解放出來。但是,歷史還有其他敘述的可能嗎?
依據傳統說法,11世紀末,「十字軍首役」在教宗烏爾班二世的鼓吹下展開,由數千名西歐騎士將耶路撒冷從伊斯蘭威脅下解放出來。但是,歷史還有其他敘述的可能嗎?
夜是暗的,可是一直有「茶園漫天的流螢飛舞」;隧道是黑的,可是人的眼睛,尤其是適應了黑暗之後,再黑也看得清對方和自己。目光如炬、前仆後繼的努力,不絕如縷……
被譽為「律師的良心」的中國律師張思之,於2022年6月24日辭世,享壽95歲。張思之生於河南,是1949年後新政權第一批法官,後轉行為第一代律師……
作為一個維吾爾知識分子,我一直對生於斯長於斯的中亞及其文化,情有獨鐘;對中亞歷史,更是想知道的更多。但在中國,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歷史完全成為了統治者的政治工具。
近東神話的海怪利維坦,自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同名政治學作品後,由宗教領域進入了政治學人的世界。為何在芸芸眾多的怪物中,利維坦不斷會被視為與政權相關呢?當中……
中日戰爭,只是遙遠的歷史事件嗎?同在戰爭年代,今天我們如何重探抗戰史?地緣政治形塑、國際格局改變、日常生活鉅細靡遺的影響,人在歷史洪流中,往何處去……那場看似已然過去的戰爭,對於當下的影響,或許也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絲路上的帝國》以歷史時期的中央歐亞為出發,進而觀照古今的歷史觀點,頗富有挑戰性與思辨性,對於開闊台灣乃至於華文世界讀者的歷史思維以及人文視野而言,具有相當意義。
1989年6月4日凌晨,楊渡在目睹長安大街解放軍對北京平民開槍後,由地陪帶領回到飯店,其後與另一位台灣記者徐宗懋會合並重返天安門廣場,記錄下廣場黑夜發生的事情。
大多數的絲綢之路商人並不是千里迢迢,穿越高山和沙漠,由中國一路走到中東進行貿易。絲路不只是中國和西方兩個地點之間的一條路,而是一整個經濟體系。
1979年,岡田英弘(1931-2017)《康煕帝の手紙》初版發行;直至2021年,八旗文化首次推出該書的華文譯本,將我們帶回了42年前一場史學革新的起點。《皇帝的家書》就如「如果電話亭」一樣,提醒了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