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敏:《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唯才是用」制度下的第三世界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家,無疑是一個由第三世界走上第一世界的成功故事。然而由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來看,現今的新加坡在先進國家之中是數一數二的高,也就是貧富差距極為懸殊。於是作者本書便對此提出了疑問,「唯才是用」制度是否在新加坡國內製造出了另一個第三世界?

閱讀更多...

林雪虹:牛街、開齋節及新馬來人

許多年前,我帶著我的丈夫夏木(當時我們還只是情侶,而且都是學生)回馬來西亞旅行一個月。我記得那是北京的盛夏,在馬來西亞正巧是伊斯蘭教徒的齋戒月。那是夏木第一次去馬來西亞。

閱讀更多...

葉虹靈:誰是陳文溪?二二八歷史中的幽微

二二八事件常被看成台灣民族主義的濫觴;發生在其後的白色恐怖,則讓悲情與壓抑的情感結構,成為幾個世代台灣人對戒嚴統治的記憶。如何讓這些創傷歷史,成為人們可檢討、反省、思辨與學習的資源?我認為需要透過開放對話……

閱讀更多...

花亦芬:面對二二八,轉型正義的三個迷思

作為轉型正義的後進國家,過去台灣因為國民黨長期一黨獨大,民主政治發展無法透過轉型正義的推動,來為公民社會的人權法治基礎打底,也沒有機會將以「三民主義」為尊的憲法,改為以普世價值「人性尊嚴不可侵犯」為尊的現代國家憲法。

閱讀更多...

江宜樺: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

雖然轉型正義的口號甚囂塵上,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一個饒富興味的現象:絕大部分倡導轉型正義概念的,都是泛綠或親綠的學者及團體;而泛藍或親藍的學者及團體,則刻意不觸及這個問題,或是以嘲諷、否定的態度看待這個問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