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2025-05-13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第 4 頁

黃孫權:虛擬貨幣能改變生產關係嗎?由合作社到社會貨幣的反思

陳世浩

什麼是合作社?臺灣也曾有過合作經濟的經驗嗎?而今年愈漸受到重視的虛擬貨幣經濟,又有哪些被忽略的利弊呢?2022年2月,藝術行動者黃孫權在臺大城鄉所展開主題演講,分享他……

閱讀更多...

郭慧英:愛國或者懷鄉?殖民帝國前的海外華人如何開拓公共空間

周洳萱

本場演講郭慧英主要聚焦於殖民帝國之前的海外華人,來探討什麼是「海外」、誰是「華人」。講座梳理了海外華人在中國之外的不同想像、華人作為殖民分類的組織原則,及族群連帶是否可以……

閱讀更多...

林載爵x涂豐恩:在不同的時代,如何把故事說好?臺灣的中國歷史出版轉變

聯經出版

這是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與總編輯涂豐恩總編輯,第一次同台討論中國史書寫的歷史發展,分享他們求學階段所閱讀的中國通史作品。這兩位不同世代歷史學習者的閱讀歷程……

閱讀更多...

葉蔭聰:香港移民歷史之三——偶然卻也必然出現的「港漂」

曹育愷

第三場次演講,葉蔭聰教授以「港漂:世界主義或批判的國際主義」為題,說明自1970年代後期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施行後,對香港移民社會的影響。

閱讀更多...

孫歌、毛利嘉孝:當我們談論「東亞」與「亞洲」時,我們忽略了什麼?

方以清

當我們討論亞洲、東亞的時候,往往將其視為統一的整體,這樣的思路在我們討論歐洲、非洲時也常常存在;相對的,美洲則比較特別……

閱讀更多...

王明珂:從古代走到當代,原初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命運轉變

蘇培鈺

2022年4月27日,北大文研舉辦講座,邀請了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王明珂,以「走向文明的歷程——原初社群觀點與假說」為題展開演講。

閱讀更多...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lana wong

Tim Ingold分享:是哪一種的「一切事物」,才總能超越自身,總有空間容納更多呢?他最終傾向的答案是,一切都是一個對話;這個對話,不多不少,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閱讀更多...

郭岱君:從新史料談抗戰史,重探國民政府的成敗轉捩點

程家欣

自2006年《蔣介石日記》公開,再加上日本史料,郭岱君等研究者決定重探抗戰史,包括對許多歷史疑問的探討——中日戰爭是怎麼開始的?……

閱讀更多...

瞿宛文:研究台灣土地改革,看見自身過去的軌跡

呂季儒

2022年2月,聯經出版了瞿宛文的著作《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本書呈現高度複雜的四大公司民營化過程,探究作為地價補償的出售公營事業的選取、估價、發行股票與輔導等過程,以及其涉及的政商博弈。

閱讀更多...

楊名豪:非船旗國的漁工人權問題對策——臺灣的實踐與議題

何西雅

2017年1月,為了因應「黃牌」的遠洋漁業三法上路,至今施行已經五年有餘,歐盟的「黃牌」也在2019年6月撤銷。然而,臺灣遠洋漁業的諸多問題就此迎刃而解了嗎?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頁面1 頁面2 頁面3 頁面4 頁面5 頁面6 頁面7 頁面8 下一頁 »
黃孫權:虛擬貨幣能改變生產關係嗎?由合作社到社會貨幣的反思
陳世浩
郭慧英:愛國或者懷鄉?殖民帝國前的海外華人如何開拓公共空間
周洳萱
林載爵x涂豐恩:在不同的時代,如何把故事說好?臺灣的中國歷史出版轉變
聯經出版
葉蔭聰:香港移民歷史之三——偶然卻也必然出現的「港漂」
曹育愷
孫歌、毛利嘉孝:當我們談論「東亞」與「亞洲」時,我們忽略了什麼?
方以清
王明珂:從古代走到當代,原初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命運轉變
蘇培鈺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lana wong
郭岱君:從新史料談抗戰史,重探國民政府的成敗轉捩點
程家欣
瞿宛文:研究台灣土地改革,看見自身過去的軌跡
呂季儒
楊名豪:非船旗國的漁工人權問題對策——臺灣的實踐與議題
何西雅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3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