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2025-05-13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第 6 頁

駱以軍:從西夏到臺灣,談談離散文學與認同政治

袁瑋婧

由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主持,邀請美國威爾斯利學院東亞系副教授宋明煒與台灣作家駱以軍展開對話;從駱以軍著作《西夏旅館》談及其小說創作中的離散與身分認同。

閱讀更多...

葉蔭聰:香港移民歷史之一——戰後的中國移民與政治

曹育愷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主辦「香港流離系列講座:移民歷史三部曲」活動;系列講座的第一場以「香港戰後的中國移民與政治」作為主題,展開對相關歷史的探討。

閱讀更多...

陳力深:不只是「約砲神器」——交友軟體的政治性

Joyce Lee

2022年2月16日,陳力深教授於「交友軟體的政治性」線上講座中,與聽眾分享關於中國交友軟體使用的田野調查,並細究其中的與性別相關的各種現象。

閱讀更多...

【高陽誕辰百年】張大春×林載爵:談談高陽的寫作境界——歷史與小說完美結合

思想空間編輯部

2022年4月11日,小說家張大春邀請到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在歷史小說家高陽的百歲誕冥日子裡,與「張大春泡新聞」的聽眾們一同悼念、回憶這位充滿傳奇的歷史小說家。

閱讀更多...

從菠蘿油到鏡中鏡,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未來

黃柏熹

2022年4月9日,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了三位專研香港流行文化的講者——吳俊雄、張志偉及曾仲堅,以「瞧潮香港流行文化︰菠蘿油與鏡」為主題展開講座。

閱讀更多...

鳳氣至純平:在台日本人該如何看待日治時期的台灣史?

ASTROJOKE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鳳氣至純平,圍繞其近年出版的亞洲史地書本《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台灣歷史像》,到場分享在台求學經歷中對「親日台灣」的觀察與反思。

閱讀更多...

鄭阿財、楊明璋:《敦煌卷子》,敦煌寶藏的最後一塊拼圖

劉璧嘉

2022年3月19日,台灣敦煌學專家鄭阿財及楊明璋就台藏的敦煌卷子進行了座談,兩位教授因此從台藏《敦煌卷子》的流浪故事談其出版意義。

閱讀更多...

陳冠中:在華文最多花樣的時代,我們需要「超級讀者」

郭曉琳

2022年2月17日,由香港科技大學創意寫作項目舉辦的「港臺名家系列講座」展開第一講,邀請到華文作家陳冠中,以「我的小說和我的文章」為主題作分享。

閱讀更多...

林益仁:家園互依——臺灣脈絡下的生態人文省思

徐筠茹

林益仁教授以「家園互依:臺灣脈絡下的生態人文省思」為題演講。以過去二十年在環境運動與原民運動的社會參與經驗來闡述「家園互依」的觀點……

閱讀更多...

陳健民×江明修:退流行的「公民社會」,還能重燃行動力量嗎?

呂季儒

香港學者、「佔中三子」之一陳健民與政治大學社科院院長江明修,共同探討多年來兩岸三地公民社會現狀的變化與掙扎。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頁面1 頁面2 頁面3 頁面4 頁面5 頁面6 頁面7 頁面8 下一頁 »
駱以軍:從西夏到臺灣,談談離散文學與認同政治
袁瑋婧
葉蔭聰:香港移民歷史之一——戰後的中國移民與政治
曹育愷
陳力深:不只是「約砲神器」——交友軟體的政治性
Joyce Lee
【高陽誕辰百年】張大春×林載爵:談談高陽的寫作境界——歷史與小說完美結合
思想空間編輯部
從菠蘿油到鏡中鏡,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未來
黃柏熹
鳳氣至純平:在台日本人該如何看待日治時期的台灣史?
ASTROJOKE
鄭阿財、楊明璋:《敦煌卷子》,敦煌寶藏的最後一塊拼圖
劉璧嘉
陳冠中:在華文最多花樣的時代,我們需要「超級讀者」
郭曉琳
林益仁:家園互依——臺灣脈絡下的生態人文省思
徐筠茹
陳健民×江明修:退流行的「公民社會」,還能重燃行動力量嗎?
呂季儒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3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