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葉蔭聰:香港移民歷史之三——偶然卻也必然出現的「港漂」

記錄/曹育愷

編按:2022年4至5月,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主辦「香港流離系列講座:移民歷史三部曲」活動,特邀香港獨立媒體(InMediaHK)創辦人、文化研究學者葉蔭聰,帶領讀者一同走進香港移民大歷史進程。5月10日,「香港流離系列」第三場講座進行,講者以「港漂:世界主義或批判的國際主義」為主題,探討了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施行後,對香港移民社會的影響。(* 本場講座紀要已獲講者授權撰寫、刊發)

| 講者簡介 |   

葉蔭聰,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獨立媒體(香港)(InMediaHK)創辦人之一。曾任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編、著有《沒有小販的都市?》、《迪士尼不是樂園》、《窮人係懶人?》等。

第三場次演講,葉蔭聰教授以「港漂:世界主義或批判的國際主義」為題,說明自1970年代後期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施行後,對香港移民社會的影響。講者嘗試藉由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說明移民社會的生成,以及隨之形成的新型治理技術。

2000年起,香港的公立大學更開始招募中國本地的學生。諸多的現象均顯示,香港與中國開始逐漸融合。

誰是「港漂(Gangpiao)」?

葉蔭聰藉由中國治港的政策發展,說明「港漂(Gangpiao)」現象/意識的發展歷程。

講者首先提及,香港於極短暫的時間內,接受大量中國的移民和難民。儘管近年來,遷徙香港的人口逐漸本土化,也發展出本土主義,但相關意識仍舊存在著自中國外流而來的痕跡,並未全面地本土化。

自1997年後,香港也逐漸為官方策略性地視為「境外」;同時,香港也為中國學生追求更高的文化資本、專業發展、社會地位,更甚是個人國際化發展的跳板。於2000年起,香港的公立大學更開始招募中國本地的學生。諸多的現象均顯示,香港與中國開始逐漸融合。

基於上述的國家政策變化「港漂」觀念亦隨之出現。講者指出所謂的漂(piao)包含著以中國以及香港城市為目的地的移動,無關於遷移者的原居地。此外,港漂者(移動者),更特別指涉著在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他們為了工作或是求學來到香港,相關群體呈現出一種不同於,國內、國際的移民群體——如家庭移民、非法移民——的移動經驗。

呂大樂:《兩地書:港漂十味》(三聯,2013)

香港曾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區域發展歷史,導致香港成為中國轄下城市中的一個例外區域;也因此,該地區發展出面對中國政府時並不直接對抗、但亦不妥協的態度。

港漂如何思考自身與香港的關係?

基於港漂群體的遷移事實,葉蔭聰嘗試更為深入的思考,相關群體是如何思考自身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他們又是如何思索自身於香港的未來發展。

面對大量的港漂人口,葉蔭聰藉由「中國中心的跨國主義(sino-centric transnationalism)」的概念,說明相關人群的移動,呈現出一種特定人群,既靠近又遠離中國的幽微心境。基於香港在中國統治的城市之中,具有特殊境外地位,港漂人士發展出特殊的群體意識,並包含著兩種不同的世界主義的文化邏輯 (Cultural logics of cosmopolitanism)。其一,是來自於遵守中國政治算計,以及特色資本主義的產物;其二,是對抗國家權力的跨本土以及批評的國際主義。

由葉蔭聰的討論可知,港漂意識的發展歷程,緊繫於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治理方式。同時,因香港在區域發展歷史上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這也導致它成為中國轄下城市中的一個例外區域;也因此,該地區發展出面對中國政府時並不直接對抗、但亦不妥協的態度。

儘管香港有著相異於中國內陸城市的發展特色,但也發展出一種模糊的文化感受,仍舊與以漢人為主的中國社會共享著類似的邏輯、商業和文化紐帶。

整場演講,葉蔭聰清楚地說明「港漂」概念的發展歷程,並指出香港與中國間串連卻又中斷的幽微關係,更向聽眾揭示基於「國家政策」和「歷史發展」的雙重因素,「港漂」偶然卻也必然地出現。

透過三個場次的演講,葉蔭聰提綱挈領地描繪香港移民社會歷史發展的輪廓,指出的相關重大事件發展歷程,更提供聽者更為多元的思考面向,以期喚起更多人對於香港歷史的關注。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