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巴甸讀書札記】書寫作為行動——《根莖葉花》與地方營造
我對花墟一帶最早的記憶,來自於高中年代與一眾喜愛足球的「波友」(註:球友),相約從新界西坐巴士出旺角大球場觀看本地足球聯賽⋯⋯
我對花墟一帶最早的記憶,來自於高中年代與一眾喜愛足球的「波友」(註:球友),相約從新界西坐巴士出旺角大球場觀看本地足球聯賽⋯⋯
早於八、九十年代西環的街坊就會沿著香港大學登上龍虎山,建立起他們自己的私家樂園。行山徑、茶寮、園圃等是比較容易想像會出現的事物……
《一道門》收入的文章,有一半曾刊於被拉人封艇前的《蘋果日報》專欄「無腔曲」,另一半則寫於《蘋果》封舖之後,整本書加起來宛如大劫難前後的側寫記錄…
作為文學圈外的好奇者、仰慕者,如果不是有這本《參差杪》的出版,我大概不會知道原來張婉雯除了小說創作外還會撰寫散文及隨筆。
對繼續在香港生活的人來說,未來這裡的挑戰,除了來自客觀環境的變化,大概還有我們自己的識見、想像力以及毅力。但願《香港街市》的出版,能給更多人帶來啟發與新的想像,也讓……
惟在這身份政治的硬殼下面,我們也不應忘掉混雜與多元的重要性。為近年香港樂壇帶來活水的,除了「本土」以外,還有像波多野裕介這樣的外國人,也有……
這本書不是關於誰的個人故事,而是把包括作者在內的香港菜園農夫們放回一個更大的社群網絡以及歷史時間線上,立體地展示他們的故事。
這是我第二次讀鄒芷茵的《食字餐桌》了,讀著讀著,想起了好多遠方的好友。…會讓我想起那麼多遠方的新朋舊友,是因為鄒芷茵在書中寫了太多關於香港的味道。
去年因為在媒體上讀到好幾篇《南歸貨車:新界西短篇故事集》的作者王証恆的訪問,引起了我對此書的興趣。除了……
讀完《當世界席捲而來》後我把這本厚厚的書掩上,感受著書的重量,以及在心中留下的震盪與迴響。這本書收錄了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劉擎教授自2003年每年一度的重量級文章,十八篇文章加起來數十萬字,記載了這位知識份子對西方的持續觀察與思考,並為華文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記錄與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