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鴨巴甸讀書札記】近在咫尺的文化與自然:讀《感知西半山——就是自然》

文/sf(思想空間專欄作家)

要認識一個地方,應該先讀好書、找好資料才去?還是先去親身體驗,回來後才按需補充閱讀?

或許這問題沒有必然的答案,尤其是當那地方其實就在自己身旁。《感知西半山——就是自然》介紹的龍虎山郊野公園,就在香港島的西端,毗鄰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從郊野公園往上走便是太平山頂,往下走則是西營盤、石塘咀、堅尼地城一帶,往西南方向能直達香港仔避風塘,往東則可沿著中半山一直走到中環,重溫這座殖民地的演變。龍虎山郊野公園,名乎其實,是在石屎森林中間的一片淨土。我家住香港仔,坐車去西區不過是二、三十分鐘的事;但我與龍虎山的緣份,竟然要靠這本《感知西半山》來牽線。

在那個官民尚能有傾有講(友善溝通)、社區參與也漸漸進入市民的理解的年代,龍虎山郊野公園的設立過程竟然出現了讓人欣喜的安排……

回想起來,更年輕時我很可能也有去過龍虎山一帶。當年談戀愛,我會選擇一些靠近城市的輕省行山路線來消磨時間,從山頂走到松林炮台、再往香港大學方向下山,是條既有歷史意義、風景又優美的入門路線。不然的話,從山頂往下走,經龍虎山再往香港仔方向走去,也是不錯的選擇。我既在石塘咀工作過,也曾沿著一些永遠搞不清楚名字的道路(如己連拿利、堅道、般含道、必列啫士街等)尋找我城的舊影,但直至遇上《感知西半山》,才把分散在腦海不同區塊的記憶拼湊在一起,重獲那失落了的整全西半山景象。

根據書中介紹,早於八、九十年代西環的街坊就會沿著香港大學登上龍虎山,建立起他們自己的私家樂園。行山徑、茶寮、園圃等是比較容易想像會出現的事物,但想不到的是,那裡竟曾有多個「私竇」(註:私人搭建的場地),提供麻雀耍樂、煮食等不同娛樂。1998年,政府決定把龍虎山建成香港第二十三個郊野公園,在那個官民尚能有傾有講(註:友善溝通)、社區參與也漸漸進入市民的理解的年代,龍虎山郊野公園的設立過程竟然出現了讓人欣喜的安排,包括設置了社區園圃以照顧街坊的種植興趣、在一般不能生火的郊野公園內提供遊人燒水煮茶的設施、以及在過去街坊建立起的「地盤」上重置涼亭、讓街坊們繼續能在此聚腳等。

《感知西半山——就是自然》(MCCM Creations,2019)

2008年,環保署與香港大學合作,在鄰近香港大學校長官邸不遠的舊旭龢道供水設施(現已列作古蹟)設立了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而這本《感知西半山》便是該教育中心設立十週年時的一個跨界出版合作。書於2019年初出版,當時更搭配展覽活動,別開生面。但之後的社會運動與疫情,估計也影響了這本書的推廣與銷路。

《感知西半山》由擅長藝術文化類書籍的MCCM出版社出版,編輯及項目策劃團隊成員包括林之樂、鄭頌賢、黃宇軒、曹駿思。書內文字中英對照,圖片、設計精美,還配以兩個封面讓讀者選擇,充份突顯出這本書、龍虎山的與別不同。書中收錄的內容也相當豐富,從自然、歷史、社區文化、藝術創作等不同角度切入,讓讀者能更整全的認識西半山的風景。

供水工程遺蹟。相片來源:作者提供

鄰近鬧市但竟能成為郊野公園,說明了龍虎山的自然環境尚保留得不錯。根據書中介紹,港英政府於戰後的植林計劃中,把原本頗為荒涼的龍虎山山頭變成今天大樹成蔭的林區,並因此成為不少動植物的棲息地。在郊野公園內,工作人員記錄到不少的物種,包括各類的候鳥、樹蛙與蛇等,也會見到哺乳類動物如野豬、赤麂、豹貓及豪豬等。對於香港這個如此高度發展的城市,能在離金融中心不過三十分鐘車程的山頭找到如此多樣的生態環境,實在有點奇幻。我也很喜歡高嘉雲博士代入九棵在西半山市區的樹木、向(人類)讀者寫的信,既豐富了讀者對香港常見樹木的認識,也讓我們有機會試試從樹的角度去觀看與思考城市的發展。

「能在離金融中心不過三十分鐘車程的山頭找到如此多樣的生態環境,實在有點奇幻。」相片來源:作者提供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部份建築。相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世界逐漸「復常」、大家都迫不及待重回過去那種生活方式的時候,重讀這書、重遊西半山,為我帶來很多及時的思考與啟發。

而關於西半山的歷史文化,書中並沒有長篇大論,而是從幾篇文章側面勾勒出這一帶的底蘊。香港大學退休講師戴偉思博士的文章,從倖存在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外的一個鐵製大水箱講起,既談到一段被遺忘的殖民地早期供水工程歷史,也寫及港大校園的變遷,以及他自己家庭與香港的故事。文章風趣幽默,又處處流露著淡淡哀愁的歷史感。戴的文字把讀者帶回戰後香港和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學校園,是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我在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的YouTube頻道上,還找到戴偉思博士的訪問,他活潑的身影、講話的速度都與文章十分相配,推薦大家去看看。

除了上文外,書中也收入一篇由城市研究者、建築設計師何尚衡撰寫的文章,介紹中西區醫療設施的演變,從建築、醫療衛生的角度介紹了西區於殖民年代的發展。而藝術家林兆榮以己連拿利這條沒有「道」、「路」、「里」等姓氏的街所作的創作,更讓我忍不住在網上地圖上來回研究中半山道路網的設計與名字。此外,本書也爬梳了環境教育中心所在的幾座建築物的來龍去脈,發現它們源起於十九世紀末的供水系統建設;編者也找來八、九十年代的住戶分享其回憶,讓整本書添加了另一層的溫馨。

令我十分驚艷的是,《感知西半山》還收錄了一些藝術創作。藝術家們或以維多利亞城界石作創作,或以影像記錄了半山區碩果僅存的舊式建築,讓讀者能感受到這一片的歷史重量。黃怡的小說〈廢堡與狗〉,從兩個主人翁的視角構築起一個郊野公園與居民的故事,她描寫的松林廢堡與山間小路在我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在我最近走訪碧珊徑時,竟有種進入了小說場景的感覺。〈消失的地景〉則透過小說重現七十年代旭龢道山泥傾瀉的慘劇,讓我們記起自然災害還會讓人害怕、還會帶來生命財產損失的樸實年代。

我在2020年上半年第一次讀到《感知西半山》,那時疫情初起,誰料到我們會要與因它而發展起的管控政策糾纏至今?疫情期間遠足是不少香港人的重要節目,我與家人也一樣。承傳了拍拖年代的那種懶散,我們只會在家附近的山徑走走,是故從香港仔延伸開去的簡易遠足路線,便成為我們週末的好去處。有一次我們從薄扶林水塘出發,沿港島徑走往龍虎山方向,發現沿途風景不錯,路程也剛好適合一家大小的小鍛練。之後我多番重回那條路,並慢慢把《感知西半山》介紹到的大水缸、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龍虎山瀑布等都遊遍。我也試過在離開郊野公園後沿著馬路、樓梯等一路下山,經過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般含道官立小學、合一堂、醫學博物館等地去到太平山街,完整的建立起我心中南區與中西區的連結。這些步行的經驗,既增進了我對這城市的認識,也成為創傷年代私密的自癒記憶。

日本有所謂「里山里海」的倡議,強調農村、漁村居民與周遭環境的良性互動與相處。住在西半山附近的香港人多數是城市人,雖然與農民、漁民不一樣,但如何與山、海及人類以外的物種好好相處,大概是我們都應努力學習的事情,這也是新冠疫情為人類帶來最重要的教訓。《感知西半山》出版於疫情以前,但它跨界、涵蓋文化歷史與自然保育的視野很有前瞻性,在世界逐漸「復常」、大家都迫不及待重回過去那種生活方式的時候,重讀這書、重遊西半山,為我帶來很多及時的思考與啟發。

「這些步行的經驗,既增進了我對這城市的認識,也成為創傷年代私密的自癒記憶。」相片來源: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