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郭金芳:全球冷戰時期下的「一個中國」論述與體育外交競逐

郭佩瑜

「體育外交」在體育研究或者外交研究並不是熱門主題,而且經常被放置於文化外交或國民外交等脈絡之中,但是,從1952年蘇聯重新參加奧運後,體育活動也成為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外交宣傳的手段……

閱讀更多...

顏崑陽:中國古代詩歌的「社會性」與「藝術性」

胡詩專

此文記錄了《中國詩用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行為詩學》作者顏崑陽於2022 年 10 月 27 日在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的新書發表會內容。指出,「五四」以降,很多學者挪借西方「純粹審美」觀念……

閱讀更多...

學術突圍與生命情調——顏崑陽與《中國詩用學》

謝昀儒

顏崑陽教授於2022年10月出版學術著作《中國詩用學: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行為詩學》,這是一本讓「五四」以降中國古代詩學詮釋視域轉向的學術著作……

閱讀更多...

褚縈瑩:行動中的「鄉民」:冷戰脈絡下應用人類學的外一章——祕魯計畫

郭佩瑜

二戰之後,美國人類學界開始對於複雜社會產生興趣,鄉民研究開始在拉丁美洲、東南亞、非洲等地展開,並發展為1950-1960年代人類學的一個研究分支。

閱讀更多...

王梅香:東南亞文化冷戰——美國新聞處及其文化宣傳(1953-1969)

郭佩瑜

台灣戰後的發展經驗深植於美蘇全球冷戰和東亞地緣政治結構變局的動態影響中,但從台灣出發的「冷戰研究」,長期以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2022年10月21日,王梅香以……

閱讀更多...

張之琪:對話作為一種關懷,關懷可以成為一種政治實踐

莊崇暉

媒體人張之琪以「聲音、情感與女性Podcast」為講題,分享從記者到主持podcast的跨界經驗——從紀實事件中覺察人類如何互相關懷?情感是如何在對話中流動?

閱讀更多...

黃星樺:平權不應只是一場女性的抗爭——導讀《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思想空間編輯部

2022年9月24日,Podcast 讀書節目「衣櫥裡的讀者」主持人黃星樺,在台北女書店導讀了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的著作《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閱讀更多...

湯舒雯×陳冠中:想像一座城市,讓飛地在文學中誕生

轉載文章

2015年,小說家陳冠中出版了《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以烏有歷史寫就政治寓言。究竟什麼是烏有史?寫作者怎樣在想像中築就歷史?

閱讀更多...

黃文鈴:越南船民在德國——為什麼他們是無聲的一群人?

Soledad

在1975年時,有一群人甘願冒險犯難、飄洋過海,只為了尋求更好的未來可能。2022年9月23日,臺南烏邦圖書店舉辦了《誰是外來者》新書分享會,以「旅德記者眼中的越南移民:當東西德與南北越相會」為主題……

閱讀更多...

李明璁×黃宇軒:你有多久未曾好好散步?台港兩地的「城市散步學」

轉載文章

每天在這城市奔走,你又有多久未曾放緩腳步、以散步者的眼光來重看世界?2022年8月14日,香港城市研究者及藝術家黃宇軒 Sampson,以及社會學者、作家李明璁,在台北飛地書店【香港來的風】系列活動中進行對談⋯⋯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下一頁 »
郭金芳:全球冷戰時期下的「一個中國」論述與體育外交競逐
郭佩瑜
顏崑陽:中國古代詩歌的「社會性」與「藝術性」
胡詩專
學術突圍與生命情調——顏崑陽與《中國詩用學》
謝昀儒
褚縈瑩:行動中的「鄉民」:冷戰脈絡下應用人類學的外一章——祕魯計畫
郭佩瑜
王梅香:東南亞文化冷戰——美國新聞處及其文化宣傳(1953-1969)
郭佩瑜
張之琪:對話作為一種關懷,關懷可以成為一種政治實踐
莊崇暉
黃星樺:平權不應只是一場女性的抗爭——導讀《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思想空間編輯部
湯舒雯×陳冠中:想像一座城市,讓飛地在文學中誕生
轉載文章
黃文鈴:越南船民在德國——為什麼他們是無聲的一群人?
Soledad
李明璁×黃宇軒:你有多久未曾好好散步?台港兩地的「城市散步學」
轉載文章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1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