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賓、楊貞德:背影——懷念林毓生老師 (1934-2022)
「在老師眼中,歷史研究不是只說出『一年有春夏秋冬』這樣的敘事…… 老師這門課教的是:他所認為分析歷史的極佳範例,和史學的知識論基礎。」
——江逸賓、楊貞德
「在老師眼中,歷史研究不是只說出『一年有春夏秋冬』這樣的敘事…… 老師這門課教的是:他所認為分析歷史的極佳範例,和史學的知識論基礎。」
——江逸賓、楊貞德
讀這本由女性政治哲學家萊·以彼(Lea Ypi)所著的Free: Coming of Age at the End of History (2021年出版)就給我一種很奇異的感覺。
我想特別談的一個題目叫「從制度的觀點看,自由主義和儒家有可能相容嗎?」。或者換一個說法,我想問一個問題:從制度的觀點看,余先生是自由主義者、還是一位儒家的信徒?
在本期《思想》的編輯工作接近尾聲時,傳來張灝先生過世的消息。張先生跟余先生一樣,都對當代中文世界的人文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
儘管自由主義的基本價值是對的,但是由於當代自由主義者在認知上的缺陷——他們對自由主義的認識是膚淺的、不完整的,浮在概念和價值上的。
近年來,尤其是在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前後,中國網絡上的一個顯著現象便是所謂「白左」被污名化並承受攻擊……
台灣自從20世紀90年代告別威權政治,開啟民主轉型以來,本土意識日漸高漲,大中國意識日漸式微,其在兩蔣時代作為「復興基地」的歷史,也日漸被人淡忘。然而,正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兩蔣時代的台灣社會思潮,即便不是直接影響,也是因緣際會地呼應了海峽彼岸的中國大陸知識界的話語建構。
回顧這三十年,我們認為,因改革開放共同的政治與經濟背景,中國社會出現了多個思想流派。他們或因對不同時段歷史的推崇,或因對現代化成功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矛盾的診斷觀點差距甚遠,進而展開多個層面的思想交鋒。這些交鋒,興致勃勃,卻又意猶未盡地掩旗息鼓。
《告別革命》並不是一本體裁嚴謹的學術論著,而是1992至1995年之問李澤厚與劉再復兩人的對話錄,部分曾在香港的《明報月刊》登載。開始時兩人因為流亡在外,互通聲息,所以「隨便聊聊」,但劉再復很快地就發現「李澤厚談論的內容許多是他著作中未曾表述過的……『真知卓〔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