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學良:革命就是報復,文革的幽靈正不斷重現(二之二)
1967年上半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暴開始衝擊到了「公(安)、檢(察院)、法(院)系統」,勞改和勞教農場都是它們管轄的,也隨之亂了套。管教幹部多半成了被批鬥對象,被管教的勞改和勞教人員就趁機逃離囚羈之地,跑到自由社會上來。

丁學良:親身經歷過文革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革」(二之一)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各種人報復各種人的亂糟糟的大革命——說它亂糟糟,是因為一個本來就沒什麼法制的巨型社會,又讓一個自稱「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毛皇帝把他平時管治民眾的官僚體系跺得稀巴爛——其中有壞人報復好人,有好人報復壞人,有壞人報復壞人,也有好人報復好人。

徐友漁:毛澤東的反常與周恩來的奴相——以文化心理架構文革新視點
對於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研究,隨著海內外一批青年學者的崛起,出現了多元雜陳、眾聲喧譁的可喜局面,文革研究的視野不斷擴展,而宋永毅教授在「從心所欲」之年推出的力作《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與文化基因的新闡釋》則在眾多的論述中另闢蹊徑,為深入理解和充分闡釋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極為新穎和富有啟發性的視角。

羅四鴒:專訪宋永毅——唯有甄別史料真偽,才能認識文革性質
在中國大陸的官方宣傳中,與所謂「新中國」同齡,乃是一種莫大榮譽。然而身處其中的人卻知道,這意味着他們這一代人經歷的政治運動更多、更殘酷,「文化大革命」便是其中頂峰。1949年12月生於上海的宋永毅,正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陳永發:從解讀權力到探索人心——宋永毅的文革見證
永毅這本研究文革的新作,選擇六個關鍵人物切入。他們分別是毛澤東、劉少奇、林彪、周恩來、江青和張春橋。在中共官方歷史中,毛澤東是文革群眾運動的發動者,旨在教育和改造已出現蛻化的黨政軍高級幹部,用心良苦,卻遭野心家扭曲和利用,以致千萬人遭到政治迫害、中國經濟更嚴重倒退……

錢理群:文化大革命時代:以高幹子弟為主體的紅衛兵造反運動和思潮
北京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當代中國重要知識分子錢理群,從個人歷史記憶出發,以豐富的史料文本,書寫舉世矚目的文化大革命。


「造反有理!」捍衛毛主席及其革命的年輕人,整肅了整個國家
毛澤東直接面向學生,把這些年輕人視為他最可靠的盟友。他們天真無知、容易操弄,而且很好鬥。最重要的是,他們渴望冒險與行動。「要靠這些娃娃們造反、來革命,否則打不倒這些牛鬼蛇神。」他對他的醫生這麼說。
八月一日,他發了一張私人便簽給清華大學附中的一群年輕人,表達支持之意。「造反有理!」毛澤東這麼告訴他們。兩個月後,這些學生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叫作「紅衛兵」。不是只有他們這麼做,北京其他地方的學生都集結起來,成立了名為「紅旗」或「東風」的組織。他們全都是受到一封廣為流傳的信件所啟發,這封信是毛澤東寫給林彪的,他在信中強力主張人民要和軍隊融為一體,在日常工作之外還要學習軍事技巧——此舉是沿用數十年前延安創下的典範。

馮客:文革所到之處,留下的盡是破碎的生活與被毀滅的文化
在共產主義理論中,社會主義改變了生產工具的擁有者之後,還需要一場新革命來將殘留的資產階級文化全數消滅,從個人思想到私有市場皆然。就像從資本主義轉變成社會主義的過程需要一場革命一樣,從社會主義轉變成共產主義也需要一場革命——毛澤東稱之為「文化大革命」。
這個計畫相當大膽,其目標是完全抹滅過去的一切痕跡。但是,隱藏在這所有理論論證背後的,是一個年事漸高的獨裁者意欲在世界歷史上鞏固自身地位的決心。毛澤東確信自己很偉大,也時常提起這一點,並且自視為社會主義的領導者。這並不全然是狂妄自大的表現。毛主席把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帶向了解放,後來又成功地在韓戰中與帝國主義陣營打得難分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