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正民:「大國」式的中國
很高興您挑了這本書翻閱。我這本書的英文版與法文版,恰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不久出版;說來也巧,因為書裡第三章主題就是十四世紀的全球瘟疫大流行,真是造化弄人。此後,本書還出了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與蒙古文版。如今您拿在手上的這本書是第一本中文版,說不定也將是唯一的版本。雖然有好幾家中國的出版社表示有意出版中文版,但本書把中國歷史拉到十三世紀來談,這種研究取徑是特定政治立場的人所嚥不下去的。
很高興您挑了這本書翻閱。我這本書的英文版與法文版,恰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不久出版;說來也巧,因為書裡第三章主題就是十四世紀的全球瘟疫大流行,真是造化弄人。此後,本書還出了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與蒙古文版。如今您拿在手上的這本書是第一本中文版,說不定也將是唯一的版本。雖然有好幾家中國的出版社表示有意出版中文版,但本書把中國歷史拉到十三世紀來談,這種研究取徑是特定政治立場的人所嚥不下去的。
救亡的激情,反而讓中國近現代思想界陷入了激進化的狂熱中,在極端反傳統的革命思潮下,最終促成了中共挾著「主義」教條式的意識型態而起,建主了違反自由、民主價值的專制政權……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李顯裕嚴三本余英時思想史的入門讀本。除經典的《歷史與思想》外,還有《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及《我的治學經驗》。《我的治學經驗》呈現了余英時的思考方法及學術主張的前後發展脈絡,使得余英時思想史更為立體。
從《歷史與思想》中的〈史學、史家與時代〉,到《余英時時論集》、《余英時政論集》、《香港時代文集》及《民主革命論》,可見余英時那始終未曾偏移的入世基調。
為何以胡適為代表的新文化思潮,最終抵擋不住馬克思主義的衝擊?這是余英時在1983年〈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一文提出之問題。
《中國政治思想史》是著名政治學與社會史家蕭公權的著作。全書所論及的古今學者六十餘人,文獻資料極為豐富。在本書緒論中,蕭公權就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脈絡與歷史分期作出詳盡講解……
專門研究宋代史的漢學家伊沛霞,以全新視角,兼容徽宗的藝術成就和政治作為,細數徽宗任內的創舉與敗筆,分析這位藝術家皇帝如何踏上悲劇之路。
獨裁者的出身也不一定好或壞,甚至往往不是橫空出世——事實上,許多獨裁者都是由組織培養出來的,他們一開始是由上頭拔擢的傀儡、接班人、人形立牌。
本文摘自葛兆光教授撰寫的〈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探討關於「天下」的想像和烏托邦世界。
為了活命,人們不得不吃草根、昆蟲和樹皮,甚至出現吃人肉的現象。在日夜不停的槍炮聲中,至少有十六萬人在圍城期間死於饑餓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