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銘×馬世芳:以音樂作為行動,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
什麼是盛世?本場飛地台港對談沙龍「為盛世備忘」,邀請香港流行文化研究博士、《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的共同作者陳嘉銘,與台灣廣播人、知名樂評作家馬世芳 演講對談。
什麼是盛世?本場飛地台港對談沙龍「為盛世備忘」,邀請香港流行文化研究博士、《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的共同作者陳嘉銘,與台灣廣播人、知名樂評作家馬世芳 演講對談。
移民和難民是否總是會是「外來者」?他們是否可能持有話語權?作者採訪了50多位越南移民,傾聽他們的移民經驗和心路歷程,了解他們在德國所處的社會位置。
近來,我們從新聞中驚見不少人前往柬埔寨打工、卻淪入欺詐騙局,甚至被暴力囚禁、難以逃離,偌大的詐騙園區彷彿是人間地獄。在巨大的利誘跟前,必須停下腳步思考一下……
1975年4月,越南共產黨拿下西貢,讓載滿難民的船飄蕩海上;此後,越南人移居世界各地,擴大了人們對民族與國家的想像,也引發了不少關於身份認同、移民二代處境的探討。
2022年,是中國學生赴美國留學150週年。20世紀初留美熱潮掀起,逐漸演變成「楚材晉『育』」運動。歷史學者江勇振的專著《楚材晉育:中國留美學生,1872-1931》,為讀者揭開這段過往。
2022年7月6日,托派社會運動者、「先驅社」(前新苗社)創立者之一向青在澳門辭世,享壽100歲。向青生於1922 年,曾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
在《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出世後,土地改革,這一座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繞不過去的路標,瞿宛文十餘年來的紮實研究,可以此書作為暫時的句點,替這座路標做了歷史性的考察與書寫……
2022年4月27日,北大文研舉辦講座,邀請了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王明珂,以「走向文明的歷程——原初社群觀點與假說」為題展開演講。
2022年6月24日,被譽為「律師的良心」的中國律師張思之與世長辭,享壽95歲。作為1949年後中國第一代律師,張思之經歷了諸多波折,其從業生涯間就曾面對三反五反、反胡風、肅反等等政治運動,「六四」後……
夜是暗的,可是一直有「茶園漫天的流螢飛舞」;隧道是黑的,可是人的眼睛,尤其是適應了黑暗之後,再黑也看得清對方和自己。目光如炬、前仆後繼的努力,不絕如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