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2025-09-06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思潮 > 第 11 頁

趙恩潔: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趙恩潔

雖然胡台麗老師還有很多作品,……始終徘徊在我心中的,仍然是《蘭嶼觀點》。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閱讀更多...

【六四 · 33週年】野夫:青簡血痕留劫灰──評《未燒書》

野夫

那些不忍回顧的日子,但又不甘埋沒的記憶,終於在他的筆下復活。他早已不是一個隔岸觀火的彼島記者,事實上從他1988年初次踏上這塊祖先的土地時,就已經感同身受且歌哭連心地與我們在一起承受和成長。

閱讀更多...

關於俄烏戰爭,致諾姆.喬姆斯基(和其他持類似觀點的知識分子)的公開信

轉載文章

2022年5月19日,四位學者在Berkeley Blog刊發公開信,回應了美國語言學家Noam Chomsky在接受雜誌訪談時、就俄烏戰爭提出的觀點。指出當中7點典型錯誤,並呼籲……

閱讀更多...

哈拉瑞:我們生活在思想牢獄之中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數萬年來,人類發明了各種工具,使人類的力量更加強大。斧頭、輪子和原子彈給了人類新的力量。人工智能卻不同。有史以來第一次,力量可能會脫離人類之手。

閱讀更多...

勞緯洛:倖存者的哀悼與盼望——加百列.馬賽爾思想初探(二之二)

勞緯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馬賽爾思想的一些基本面向。當然,馬賽爾的洞見繁多,難以寥寥說盡,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就其關於絕望與盼望的辯證討論,再作一些解釋。

閱讀更多...

勞緯洛:以愛呼喚不死的存在哲學——加百列.馬賽爾思想初探(二之一)

勞緯洛

馬賽爾帶領我們認識到,現象學並非必定是冰冷的主體意識,存在哲學亦非必定將鄰人看成地獄,而是出於對光的渴慕,我們或就得以邁向一種強調愛與忠信的主體際性奇蹟……

閱讀更多...

斯蒂芬.考特金:冷戰從未終結——論烏克蘭、中國的挑戰,與西方的復興

斯蒂芬.考特金 Stephen Kotkin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至今已近3個月,歷史學家Stephen Kotkin近來在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深度剖析冷戰歷史、細緻勾勒出二戰後建立起來的現代世界輪廓及陣營分佈……

閱讀更多...

葉福炎:前行者的預言——賴瑞和及其馬華文學史的診斷

葉福炎

這位經常強調治唐史的歷史學家,或許並不曉得,他於1970年代的所發表的評論文章,引起了馬華文壇的漣漪。有趣的是,馬華文學研究者也甚少討論…

閱讀更多...

孔德維:穿梭在滿文檔案與史料中,打開歷史研究任意門

孔德維

1979年,岡田英弘(1931-2017)《康煕帝の手紙》初版發行;直至2021年,八旗文化首次推出該書的華文譯本,將我們帶回了42年前一場史學革新的起點。《皇帝的家書》就如「如果電話亭」一樣,提醒了讀者……

閱讀更多...

蔡政良:她總是帶著溫暖的風,而這一陣風,還在輕輕地吹——敬悼胡台麗老師

蔡政良

我在大學階段就看過胡老師的《蘭嶼觀點》與《矮人祭之歌》,雖然對於內容有點懵懂,那也是我初次建立「什麼是人類學家,與他們在做什麼?」的想像基礎……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頁面1 頁面2 頁面3 頁面4 頁面5 頁面6 頁面7 頁面8 下一頁 »
趙恩潔: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趙恩潔
【六四 · 33週年】野夫:青簡血痕留劫灰──評《未燒書》
野夫
關於俄烏戰爭,致諾姆.喬姆斯基(和其他持類似觀點的知識分子)的公開信
轉載文章
哈拉瑞:我們生活在思想牢獄之中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勞緯洛:倖存者的哀悼與盼望——加百列.馬賽爾思想初探(二之二)
勞緯洛
勞緯洛:以愛呼喚不死的存在哲學——加百列.馬賽爾思想初探(二之一)
勞緯洛
斯蒂芬.考特金:冷戰從未終結——論烏克蘭、中國的挑戰,與西方的復興
斯蒂芬.考特金 Stephen Kotkin
葉福炎:前行者的預言——賴瑞和及其馬華文學史的診斷
葉福炎
孔德維:穿梭在滿文檔案與史料中,打開歷史研究任意門
孔德維
蔡政良:她總是帶著溫暖的風,而這一陣風,還在輕輕地吹——敬悼胡台麗老師
蔡政良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3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