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2025-05-09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人類學

張理晨:二十一世紀的流亡——讀《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張理晨

「這部流亡藏人日常生活民族誌,將彼此的生命經歷勾連起來,使得遷移與離散不再單單指向流亡藏人,也讓『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似地經驗了流離。」

閱讀更多...

王明珂:從古代走到當代,原初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命運轉變

蘇培鈺

2022年4月27日,北大文研舉辦講座,邀請了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王明珂,以「走向文明的歷程——原初社群觀點與假說」為題展開演講。

閱讀更多...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lana wong

Tim Ingold分享:是哪一種的「一切事物」,才總能超越自身,總有空間容納更多呢?他最終傾向的答案是,一切都是一個對話;這個對話,不多不少,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閱讀更多...

Tim Ingold:「非知」是一種朝向世界的智慧

lana wong

在世界各地人們的信念之中,心靈遠非鎖在身體的牢籠內,而是投射在生命的流動中。它是一種攪動或漩渦,是能量與活力的聚集,在扭轉的力量中,保存著其生成的記憶。

閱讀更多...

Tim Ingold:回到「製作籃子」的時代,讓不同世代再次接觸彼此

lana wong

2022年2至3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博士班邀請了著名人類學家Tim Ingold教授開設系列講堂,3月3日,Tim Ingold以「籃中世界」作為題目,進行了系列講座的第二場。

閱讀更多...

Tim Ingold:在地表翻動歷史的土壤,我們能夠看見什麼?

lana wong

考古學家致力於破譯過去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不是應該已被現在抹去了嗎?總有一些遺跡使考古學得以進行研究,正正說明擦除永遠不會是徹底的……

閱讀更多...

趙恩潔: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趙恩潔

雖然胡台麗老師還有很多作品,……始終徘徊在我心中的,仍然是《蘭嶼觀點》。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閱讀更多...

蔡政良:她總是帶著溫暖的風,而這一陣風,還在輕輕地吹——敬悼胡台麗老師

蔡政良

我在大學階段就看過胡老師的《蘭嶼觀點》與《矮人祭之歌》,雖然對於內容有點懵懂,那也是我初次建立「什麼是人類學家,與他們在做什麼?」的想像基礎……

閱讀更多...

胡台麗:有淚有笑、有滿足也有辛酸——人類學者的熱情與社會實踐

胡台麗

在人類學的圈子裡打滾這麼久,但是我很難講清楚人類學到底是什麼。我只能說我所期盼的人類學,絕對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在知識理論建構的同時,有積極熱情的社會實踐意圖。

閱讀更多...

吳介民:當田野調查愈來愈危險,該如何繼續研究中國?

陳世浩

2022年1月27日,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線上講座,請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擔任講者,以「中國研究在台灣的未來」為題,討論了當前中國研究正面臨的不確定性,進而思考了在未來中國研究之中,台灣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Page1 Page2 下一頁 »
張理晨:二十一世紀的流亡——讀《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張理晨
王明珂:從古代走到當代,原初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命運轉變
蘇培鈺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lana wong
Tim Ingold:「非知」是一種朝向世界的智慧
lana wong
Tim Ingold:回到「製作籃子」的時代,讓不同世代再次接觸彼此
lana wong
Tim Ingold:在地表翻動歷史的土壤,我們能夠看見什麼?
lana wong
趙恩潔: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趙恩潔
蔡政良:她總是帶著溫暖的風,而這一陣風,還在輕輕地吹——敬悼胡台麗老師
蔡政良
胡台麗:有淚有笑、有滿足也有辛酸——人類學者的熱情與社會實踐
胡台麗
吳介民:當田野調查愈來愈危險,該如何繼續研究中國?
陳世浩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3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