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rek Hall回應David Harvey:在這個特定的時刻,西方左翼必須全力聲援烏克蘭
我批評哈維文章的第一個方面,是他將入侵發生原因的具體解釋主要集中在了美國和西方的行動上。雖然他確實表示「這些(西方在過去的行動)都不能證明普京的行動是正當的」,但除此之外他沒有對俄羅斯當下的所作所為做出解釋。特別是他沒有提及普京政權的特徵如何可能導致這場戰爭的發生……
我批評哈維文章的第一個方面,是他將入侵發生原因的具體解釋主要集中在了美國和西方的行動上。雖然他確實表示「這些(西方在過去的行動)都不能證明普京的行動是正當的」,但除此之外他沒有對俄羅斯當下的所作所為做出解釋。特別是他沒有提及普京政權的特徵如何可能導致這場戰爭的發生……
十多年前,曾經感覺自己屬於俄羅斯文化認同裡的人,如今全都強烈地以烏克蘭人的身份為榮。他們或許會說着俄羅斯語,或許會走進俄羅斯式的東正教教堂參加敬拜,然而,他們知道,自己是烏克蘭人。贏得人心的戰爭,俄羅斯早已失敗。
2022年3月2日,烏克蘭陷入戰火一週之際,Yalta European Strategy (YES)平台邀請了《黑土》、《暴政》著名作家提摩希 ‧ 史奈德與《人類大歷史》哈拉瑞等講者,以「烏克蘭危機與未來世界」為題,展開對於當今迫切局勢的討論。
「傻瓜們的反帝國主義」意味着,人們對俄羅斯的行動視而不見。我在炮火下的基輔寫下這些字。直到最後一分鐘,我都希望俄軍不會發動全面入侵。現在,我只能感謝那些向美國情報部門洩露信息的人。
處於今日烏克蘭危機核心的,是關乎歷史與人類本質的一個基本問題:改變是否可能?人類能否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還是歷史只會永無休止地輪迴,而人類終究注定要重演過去的悲劇,除了舞台的陳設,什麼都不會改變?
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丁宣佈對烏克蘭進行「軍事行動」,兩地最終還是陷入戰火之中。戰爭的爆發背後,是兩國之間有待釐清的歷史與文化關聯,也是二戰後未能得到完全思考的帝國與極權問題。對於華語世界的讀者而言,這場戰爭其實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