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思維的跨界形構和在地實踐——史書美《跨界理論》自序
這本論文集收入了我數年來有關文學和文化理論的論文,大部分原先以英文寫成,在美國和英國出版,小部分原先由華文寫成,在台灣出版。因為希望這些論文有機會和華語語系各地區的讀者們交流,藉著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華人文化講座」的邀請,我把它們整理出來,用華語做了四場演講,外加一場相關的和本地學者的座談會,並在此把全書七章收集成冊,呈現給讀者。
這本論文集收入了我數年來有關文學和文化理論的論文,大部分原先以英文寫成,在美國和英國出版,小部分原先由華文寫成,在台灣出版。因為希望這些論文有機會和華語語系各地區的讀者們交流,藉著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的「華人文化講座」的邀請,我把它們整理出來,用華語做了四場演講,外加一場相關的和本地學者的座談會,並在此把全書七章收集成冊,呈現給讀者。
2023年的今天,身在臺灣的我們,為什麼仍要重新思考中華民國?有沒有一種嶄新目光,來重探中華民國與臺灣歷史之間的關係?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楊儒賓近月出版了新書《思考中華民國》,本書從現代化轉型的角度出發,試圖撥開「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既定想像,在歷史洪流中重新辨認出中華民國的樣貌。7月16日,楊儒賓蒞臨聯經書房,以「當『中華』遇上『民國』:談民國理念在歷史上的獨特意義」為題,開展了一場非常深入的新書發表會。
本文是座談會側記。近日《人性之鏡:動物倫理的歷史與哲學》一書出版,聯經書房特別主辦座談會──「動物苦難與人類的反省:『人性之鏡』照出了什麼?──《人性之鏡》新書分享會」。
座談會邀請了《人性之鏡》作者錢永祥老師(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主講,以及《就算牠沒有臉》作者之一黃宗潔老師(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主持與談。兩人分享自己參與動物保護的起點,並討論西方哲學史中的動物倫理,也談到我們可以用何種角度去思考、實踐「生命關懷」、「動物保護」。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動物倫理學所關心的對象究竟是個體還是物種?我們已經說過,前面介紹的辛格以及里根,都把個體動物當成道德關注的焦點。辛格認為有沒有道德地位的起碼標準,就是感知痛苦的能力,只要具備這種能力,個別的動物就成為道德
關注的對象。
回顧當代道德暨政治哲學家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在《未來關我什麼事?》一書中對「未來世代」的描述與關注,我們看到自身與後代間存在著一種互惠關係,能為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賦予意義……
「內在他者」是筆者近年出入莊子「氣的思想」與尼采「力的美學」之間,進行跨文化對話所結晶出來的概念。從跨文化的進路探討莊子.尼采哲學以及由此展開的現代性反思。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馬賽爾思想的一些基本面向。當然,馬賽爾的洞見繁多,難以寥寥說盡,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就其關於絕望與盼望的辯證討論,再作一些解釋。
馬賽爾帶領我們認識到,現象學並非必定是冰冷的主體意識,存在哲學亦非必定將鄰人看成地獄,而是出於對光的渴慕,我們或就得以邁向一種強調愛與忠信的主體際性奇蹟……
「公民哲學」是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鄧育仁老師所主張的哲學;這本書的要旨是:立足臺灣,面對中美在全球的國際格局,從古典智慧出發回應現代的政治情勢。《公民哲學》是「多重跨領域」的鉅著……
本文的主旨在探討當代中國大陸最著名的學者之一——李澤厚的思想變遷。在前言中作者描寫李氏的主要作品與基本理念,及其在海內外所造成的巨大影響。無可否認地,他的思想是當代中國思想光譜中不可忽略的一環。 近年來有不少人對李澤厚的思想感到興趣,引起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