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博士。著有《氣的跨文化思考》(五南出版)以及若干關於儒道氣的思想、尼采哲學之期刊論文。近年關注的研究課題為美學與政治的關聯性。
文/劉滄龍
(* 本文為摘錄自《內在他者:莊子.尼采》導論,標題為編者擬。)
「內在他者」是筆者近年出入莊子「氣的思想」與尼采「力的美學」之間,進行跨文化對話所結晶出來的概念。本書據此環繞著美學、政治的課題,從跨文化的進路探討莊子.尼采哲學以及由此展開的現代性反思。作為本書得以進行跨文化對話的主要思想憑藉——莊子與尼采,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被歸屬於不同的文化脈絡,然而兩者的思維方式確實有其親近性。我試圖汲取兩位哲人的思想特點,以互為他者、相互對質的方式成為推動思考的內在力量。此一跨文化對話的思考方向針對的是當前的人類境域,即本書所聚焦的自然與自由的現代性課題。在此一思想動力及要求所構成的內在性條件中,種種衝突性與親近性成為彼此的「內在他者」。
思想若不是墮落成政治的工具,就是自我放逐成去政治化的邊緣文化裝飾。那麼思想的出路究竟何在?答案或許也跟它所運用的「方法」有關。
為了避免落入東西方哲學思想的大塊式比較所造成的扭曲與偏頗,保持敏銳的方法自覺有其必要,如何一方面回應現代性對當代生活構成的挑戰,同時又不生搬硬套不相干的概念,讓莊子的古典精義展現其當代思想活力,始終是本書致力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試圖讓莊子思想能參與尼采對現代性的批判之中,構成一種互相呼應的關係。
源自先秦綿延至今的莊子思想,作為人類文明歷史中深刻、珍貴的文化資產殆無疑義。然而,自從晚清以來,傳統思想承襲已久的經典注疏形式漸趨沒落,並與原本緊密相連的政治社會體制脫鉤,同時西學的知識框架開始滲透、改變了傳統儒釋道思想的形貌,也愈來愈限縮在學院中成了學術研究的客觀知識對象。1958年刊出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一文,當代新儒家學者對於中國哲學研究在海內外受到的種種誤解,提出反駁。〈宣言〉中主張,中國文化是一活的文化,不應被當成死的客觀材料,還必須擺脫不當套用的西學概念,才能發現其自身的獨特意義、重新煥發生機。本書即便藉助許多西方哲學的概念,以展開莊子思想與尼采哲學的對話,然而在態度上力求謹慎,且有意跨越以歐美為軸心的哲學範式,從跨文化的平等互動中提煉出莊子思想具有批判性的時代意涵,冀望從跨文化哲學的進路為異化、物化的現代生活尋求批判的出路。
談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勢必得先廓清其所置身的處境,這個處境有個弔詭,即它既立足於思想者當下使用的語言、所處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脈絡,又有一規範性的要求是所有的「思想」都加諸於自身的,即「超越性」、「普遍性」,雖然此一超越性、普遍性並不意味著脫離具體的個體性、歷史性,不過,這便逼出了一個思想必須面對的課題,亦即一方面與它的具體脈絡密切相關的、它從何而來的「傳統」;以及另一方面它的超越性、普遍性所要求的「未來」。不可諱言,「當代思想」不論是東方或西方都已置身在後傳統、後形上、後宗教的生活世界,思想若不是墮落成政治的工具,就是自我放逐成去政治化的邊緣文化裝飾。那麼思想的出路究竟何在?答案或許也跟它所運用的「方法」有關。
如今,至少在以中文書寫為運作場域的思想、哲學活動,要回答:「我們的傳統是什麼?」都成了一個困難的課題,而且它也會立即勾連起政治的問題。本書所預設的「思想」,在一開始就不得不預設當代中文書寫所具有的跨文化的混雜性。因此,此一思想活動,從它運作之始就已經無法與自身及外來的糾纏狀況排除開來,而且,必須嚴肅面對它究竟在哪些人文傳統內外之間遊走、編織、組構各種新舊交錯的思想成品及其可能性。由當代中文書寫所構成的思想活動、理論生活究竟跟漢字文化圈所展開的人文傳統有何關係?此一人文傳統所訴諸的理論生活、思想方法,在21世紀的當代遭逢了什麼困境?面對這麼巨大的課題,我們可以著手探究的起點是什麼?本書的出發點是「跨文化思想的可能性」,藉由莊子與尼采所共構的「內在他者」作為一種「方法」,期望能提出若干思想的線索,找到鏈接傳統與未來的可能性。
其實,在東亞社會,西方文化早已成為東亞文化圈的內在他者,不論是出於主動學習或被迫接受的歷史過程,皆是如此。
「內在他者」意指最親近熟悉卻又陌異難辨、無法捉摸的現象或存在,例如身體、自我。所謂「內在」是指它與自身的關係如此親近緊密、不可脫離;而「他者」則是某種難以克服的他異性、陌生性,它可能是天生而有或後天造成的。本書將要探討,陌異性一旦成為自身難以克服的限制性,透過何種努力,內在自身的陌異的他者如何可以開發出某種可能性,讓限制性調轉成可能性。這麼說來,所謂的自我/他者、內在/外在的界限便是遊動的,哲學工作則是調動此一界限,使它具有中介、轉化的能力。本書同時主張,東方/西方的哲學資源也可以通過跨文化哲學的工作,讓互為他者的界限得以受到擾動而具有生成轉化的力量。其實,在東亞社會,西方文化早已成為東亞文化圈的內在他者,不論是出於主動學習或被迫接受的歷史過程,皆是如此。
將「內在他者」這個概念運用於跨文化哲學的分析,目的在於批判同一性思維的限制,肯定文化內在的陌異性,期盼文化能在反思中重構自身並進而提供與異文化溝通、連結的基礎。肯定文化的「內在他者性」,無異於否認有一純粹本質的文化起源,主張文化必須保持開放的生成動態。此一動態的文化生成活動,既是探索文化身分、生活方式的主體形塑,也是在不斷遊動的內外邊界上辨識區別文化上的他者,並且與之溝通往來的辯證過程。因此,本書假定「自我」並非在本質上與「他者」相互區別、難以溝通的孤立個體,而總是在業已形成的關係網絡中,因著不同的感受、判斷模式,逐漸分化、分裂,乃至在鬥爭、衝突的行動中確立自己的身分界別。肯定「內在他者」,不是為了加速關係的分化或主體的確認,而是鬆動僵化的同一性自我,促進開放的自我理解與平等對話關係,為不同文化乃至人類與自然的一體共命找到新的思想出路。
感受、聆聽內在與外部不一樣的聲音,是構成自我理解的重要環節,也是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必須具備的公民修養。在日趨分裂的當代社會,肯定差異、包容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格外重要。尤其自2020年以來疫病迅速襲捲全球,面對共同的難關,生活在不同文化、制度、經濟條件下的人們,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克服困境。我所嚮往的哲學工作不限於學院內的理論研究,也冀望對當前人類所面臨的挑戰做出回應與貢獻。本書雖然並未直接就現實處境提出因應之道,但是在方法上立足於我們的「內在他者性」,吸收古今東西哲學資源,為當代社會提供哲學反思的角度。
「內在他者」這個概念即是肯定人的複數性、多元性,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不同,甚至構成每一個人所謂的內在精神世界也不總是統一和諧的,反而常常處於紛雜多樣、矛盾衝突之中。如何面對一直在變動中生成的自我,需要哲學的反思與精神的修養。再者,在政治、社會的生活中,也會不斷遭遇到跟自己不一樣的他人,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帶來機遇或挑戰。因而,本書也根據「內在他者」作為思考線索,探討自由、平等的公共生活如何可能。作為本書的核心概念,「內在他者」首次出現是在拙作《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在本書則延展其思路,藉以展開莊子與尼采的哲學詮釋,並且從美學政治的視角探討自然與自由的關係。
從較具批判性、多元性的莊子與尼采思想切入,也讓受到儒家文化主導的東亞社會,有機會以不同的角度反思過去展望未來。
「內在他者」是本書用以探究莊子氣的思想以及尼采主體哲學所使用的概念,它也具有跨文化哲學的方法意涵。全書共分三部,以跨文化哲學的進路展開莊子思想、尼采哲學的詮釋以及現代性的反思。前兩部分別從莊子、尼采的詮釋來論述氣、主體、美學與政治的關係,第三部除了莊子與尼采,還引入儒家與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資源,將關注焦點置於「自然與自由」這兩個理念探究、反思現代性。西方現代性不只是尼采所要克服的單屬於西方的困境,百年來西方現代性早已強勢貫穿、默然滲透了東亞現代化的歷程,從「內在他者」的角度也有利於探究此一具有反思西方現代性潛能的東亞現代性。尤其在東亞脈絡的儒道哲學中氣與自然的思想,既蘊含著自由的可能性,同時也能凸顯西方自由思想與主體哲學的限制,對照於尼采對西方現代性與主體哲學的反思、批判,更能揭示出以跨文化哲學的進路探討東亞思想所具有的豐富潛力。本書將重探自然與自由的關聯,分析莊子、近當代儒學中蘊藏的美學與政治的觀點,思索某種心物之間、關聯著自然與身體、非主體的自由思想。
「內在他者」在本書各部或隱或顯地作為啟發性的理念或詮釋性的概念,在三個不同的面向發揮作用。首先分別在莊子思想與尼采哲學的內部作為詮釋性的概念,展開美學與政治的相關討論,其次則是進入跨文化的脈絡,藉由當代問題視域破除莊子與尼采互為外部他者的思想隔離狀態,透過「氣的思想」與「力量美學」的互動,讓莊子與尼采成為彼此的「內在他者」,研探跨文化進路的美學政治。第三個面向則進一步挑戰東方/西方的二元區分,設想西方現代性如何已成為東亞思想的「內在他者」,並圍繞著「自然與自由」的問題,以跨文化哲學的方法進行現代性反思。
不論是莊子氣的思想,抑或尼采力量美學,在本書前二部展示了「內在他者」為何具有反思西方現代性的動能。「自由」是源起於西方的近代理念,但受限於主體哲學,依據自由理念所推動的現代化歷程卻逐步剝離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第三部透過跨文化的視角,重新發掘自由與自然的另類關係,希望藉此走出背離自然的現代性困局。從較具批判性、多元性的莊子與尼采思想切入,也讓受到儒家文化主導的東亞社會,有機會以不同的角度反思過去展望未來。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博士。著有《氣的跨文化思考》(五南出版)以及若干關於儒道氣的思想、尼采哲學之期刊論文。近年關注的研究課題為美學與政治的關聯性。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