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晨:二十一世紀的流亡——讀《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這部流亡藏人日常生活民族誌,將彼此的生命經歷勾連起來,使得遷移與離散不再單單指向流亡藏人,也讓『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似地經驗了流離。」
「這部流亡藏人日常生活民族誌,將彼此的生命經歷勾連起來,使得遷移與離散不再單單指向流亡藏人,也讓『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似地經驗了流離。」
2022年4月27日,北大文研舉辦講座,邀請了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王明珂,以「走向文明的歷程——原初社群觀點與假說」為題展開演講。
Tim Ingold分享:是哪一種的「一切事物」,才總能超越自身,總有空間容納更多呢?他最終傾向的答案是,一切都是一個對話;這個對話,不多不少,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在世界各地人們的信念之中,心靈遠非鎖在身體的牢籠內,而是投射在生命的流動中。它是一種攪動或漩渦,是能量與活力的聚集,在扭轉的力量中,保存著其生成的記憶。
2022年2至3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博士班邀請了著名人類學家Tim Ingold教授開設系列講堂,3月3日,Tim Ingold以「籃中世界」作為題目,進行了系列講座的第二場。
考古學家致力於破譯過去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不是應該已被現在抹去了嗎?總有一些遺跡使考古學得以進行研究,正正說明擦除永遠不會是徹底的……
雖然胡台麗老師還有很多作品,……始終徘徊在我心中的,仍然是《蘭嶼觀點》。勇於挑戰,不怕爭議,這是胡台麗老師留下的珍貴遺產。
我在大學階段就看過胡老師的《蘭嶼觀點》與《矮人祭之歌》,雖然對於內容有點懵懂,那也是我初次建立「什麼是人類學家,與他們在做什麼?」的想像基礎……
在人類學的圈子裡打滾這麼久,但是我很難講清楚人類學到底是什麼。我只能說我所期盼的人類學,絕對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在知識理論建構的同時,有積極熱情的社會實踐意圖。
2022年1月27日,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線上講座,請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擔任講者,以「中國研究在台灣的未來」為題,討論了當前中國研究正面臨的不確定性,進而思考了在未來中國研究之中,台灣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