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西安韋項墓石槨棺的石板仕女,婀娜多姿,風情萬種,是真實的唐代女子寫真

文 / 賴瑞和

編按:品味唐朝的方法很多。本書所收的14篇論文,從四大面向——職官、日常生活、碑誌和地理——來細細品嘗唐人的文化、經濟和官場生活。這四大面向,賴瑞和教授戲稱是他治唐史的「四把鑰匙」。欲了解唐朝種種,請透過本文四把鑰匙細細品味。

 

在中國古典詩文中,相思樹即指那種能結出王維詩中「紅豆」的樹木。今天的「相思樹」,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含義

左思〈吳都賦〉中所說的「楠榴之木,相思之樹」,以及梁武帝〈歡聞歌〉所說「南有相思木,含情復同心」,指的都是這種長紅豆的相思樹。王維本人的〈相思〉,一開頭就說「紅豆生南國」,可證他是指這種長紅豆的相思樹,應無疑問。「生南國」也是個很精確的描寫,因為這種相思樹即原產於印度南部和中國華南熱帶地區。在唐詩中,相思和紅豆一向是並提的,聯想十分緊密,如溫庭筠的〈南歌子詞〉: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又如晚唐一位詩人的〈玉合〉:中有蘭膏漬紅豆,每回拈著長相憶。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賈寶玉所唱的那支相思小曲,便有「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等名句。在中國古典詩文中,相思和紅豆的關係太密切了。可以說,相思若沒有了紅豆,簡直就不成其為相思了,無法表現出相思的力道。

唐代的「錢」常常只是用作估算和估價的單位,往往不是交易時的付款媒介。在唐代,錢的估算功能,遠比它的支付結帳功能,更為重要

當釐清了這點,我們才能看清唐代的公私交易和稅法,是如何進行,也才能澄清唐代經濟和貨幣史上一些重大課題,比如唐代是如何同時有效地行用三種主要的貨幣——銅錢、布帛和穀物?兩稅法為何以錢數定稅額,卻又可以用布帛和穀物等交納?唐後期的虛估和實估,常令今人迷惑,又是怎麼一回事?這些都要從錢的估算功能角度去理解,才能得到圓滿的解答。

我們應當把唐代的三大類貨幣,放在一起來研究,不應孤立。唐代不僅有銅錢一種,還有織品(麻布、絹、練等),以及穀物(麥、粟和米等)。這三大類貨幣,各有不同的特徵和優缺點,但同時在唐代並行使用,卻又很能夠互補長短,可以讓唐代的各種經濟活動,如賦稅、糴粟、買賣、賒賬和借貸等,運作得更為順暢。 

唐代還沒有現代形式的「椅子」,也就是那種可以讓人垂腳坐的坐具。唐人一般席地而坐,許多時候為盤腿坐,沒有使用坐具,類似現今日本、韓國和伊斯蘭世界的居家習慣

但在宮廷和士人之家,卻有一種比較低矮的坐具叫「榻」(也稱為「床」),高約一尺,讓人可以盤腿坐在上面,但還不能垂腳坐。讓客人坐「榻」,表示尊敬。例如,《舊唐書‧竇羣傳》說,「羣嘗謁王叔文,叔文命撤榻而進」,意思是王叔文對竇羣來訪,很不高興,於是「撤榻」(把榻搬走)後才讓竇羣進來。榻很輕便,可輕易「撤」去。

知雜可以「別置一榻,使百寮共得瞻仰」,這句話的含義很豐富。第一,這表示他的「榻」跟其他官員「百寮」的分開,是特別為他設置的。第二,「瞻仰」兩字,表示「抬頭看」。這就暗示「百寮」很可能沒有坐榻,只是坐在地上(可能有地毯)。只有知雜一人「別置一榻」坐在上頭,使他看起來高過其他人,真的如鶴立雞群,讓「百寮」可以「瞻仰」他。

延伸閱讀:

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經濟和官場生活

- 購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