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藝術與殖民之糾葛:阿道夫.費實的臺灣

文 / 林欣宜、莫克莉(Christine Moll-Murata)

編按:本文節錄自《1898.福爾摩沙踏查: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臺灣漫遊手記》之導讀。段落標題為網站編者另加。

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創辦人的臺灣遊記

久聞有一本1900年出版、名為《福爾摩沙踏查》(Streifzüge durch Formosa)的遊記,作者阿道夫.費實(Adolf Fischer, 1856-1914)曾在日治初期到臺灣,又是重要東亞藝術文物收藏家,與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關係深厚。近期有機會到該館一遊,展示十分精緻高雅且獨樹一格,但未見任何臺灣文物。藉著深入本書中費實夫婦的人生經歷,終於得知其中緣由與此間之曲折。

關於本書及其作者,國內認識仍少。歐獻文(Harold M. Otness)曾簡要說明其為「德國籍人類學家,發表數篇研究及一本重要著作,即本書《福爾摩沙踏查》,包含超過百幀插圖和一張地圖。」蔣凱杰〈百年前的德語臺灣遊記:初探阿道夫.費實的《福爾摩沙漫遊》〉則是國內迄今為止對此書最詳細的說明。費德廉(Douglas L. Fix)教授特別提醒此書數量眾多的日治初期珍貴照片,值得多加關注。在本書之前,阿道夫.費實曾在1897年出版其遊日紀錄《日本諸像》(Bilder aus Japan)。該書日文譯者之一的安藤勉,尤其對費實夫婦在日本的足跡、費實夫人芙里妲(Frieda Fischer, née Bartdorff, 1874-1945)之後出版日記、與兩人如何與日本畫壇交往等,做了十分詳盡的研究;漢學家施黛莉(Adele Schlombs)則是德國方面對費實夫婦生平及其創建歐洲第一座東亞藝術博物館的過程與影響,有特別深入研究的一位。但他們不管對1898年阿道夫.費實的臺灣行,抑或曾在1900年出版《福爾摩沙踏查》一書,皆無特別深入說明。

2022年6月23日林欣宜攝於科隆。
2022年6月23日林欣宜攝於科隆。

一介肥皂工業小開,最終以創建一座東亞藝術館為職志

阿道夫.費實於1856年生於維也納,乃一肥皂製造工業鉅子的次男,工廠後來擴展成奧匈帝國境內最大蠟燭、肥皂和食用油脂公司之一,甚至在1928年催生了全球知名的日用消費品巨擘聯合利華企業(Unilever corporation)。阿道夫在蘇黎世完成寄宿學校學業後,加入父親事業,被送到布魯塞爾和漢堡受訓。但他自年少便喜好演劇等藝術與表演,甚至8歲時即曾登臺演出,在1883至1886年間一償夙願擔任劇院經理,卻發現自己並不合適。熱衷旅行的他在1887年前往美國和埃及,之後也在義大利待了幾年,最後在慕尼黑和柏林定居,籌備進行一次環球之旅。他最初到東亞旅行,是在1892年37歲時首次踏上日本領土,自此時起便深深為日本藝術著迷;第二次到日本則是在1895至1896年間,和維也納畫家弗朗茲.霍恩貝格(Franz Hohenberger, 1867-1941)一起,1897年阿道夫.費實出版的第一本關於日本的遊記《日本諸像》(Bilder aus Japan)中就有不少他的插畫作品。

1897年3月1日,41歲的阿道夫和時年23歲剛踏入東亞美術研究領域的芙里妲,在初識不久後結婚,新婚旅行就在當年9月經維也納到日本,一待就是兩年,到1900年才歸國。阿道夫的臺灣之旅便在此行期間。1901年阿道夫將東亞旅行的成果及美術品寄贈柏林,獲德國教育部頒「教授」稱號;1904至1907三年間在北京德國大使館為德國博物館收購文物藝術品,並確立其創建一座東亞藝術館之職志。1913年科隆的東亞藝術博物館開館,是歐洲第一座有體系的東亞藝術博物館。不幸費實於次年過世,由芙里妲繼任館長。該館在1944年二次大戰期間受轟炸破壞,次年芙里妲也去世,一直要到1977年才重建。

阿道夫前半生興趣廣泛、身分多元,參與的事業與工作眾多,但志向及專業領域的確立,大概是他到了東亞(尤其日本),後來更和太太一起全心投入藝術專業以後之事。隨著知識領域的擴展,延伸至東亞藝術之研究、收藏暨評論。這期間他的主要出版,除了1897年的《日本諸像》外,還有1900年出版的《福爾摩沙踏查》(即本書)與Wandlungen in Kunstleben Japans (Berlin: B. Behr’s Verlag, 1900) (日本藝術生活之變遷)。

左圖即為本書封面,此版本出自Internet Archives 數位化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圖書館館藏,網址:https://archive.org/details/fischer-streifzuge-durch-formosa.-full-view,2022年12月1日瀏覽;右圖封面圖像出自東京ドイツ日本研究所図書室收藏原書,2022 年12 月12 日拍攝,感謝館員堀越葉子協助。
左圖即為本書封面,此版本出自Internet Archives 數位化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圖書館館藏,網址:https://archive.org/details/fischer-streifzuge-durch-formosa.-full-view,2022年12月1日瀏覽;右圖封面圖像出自東京ドイツ日本研究所図書室收藏原書,2022 年12 月12 日拍攝,感謝館員堀越葉子協助。

來臺目的,是為了「親眼去見識這個日本的戰利品」

《福爾摩沙踏查》以阿道夫自1898年2月啟程至5月回日之間3個月在臺見聞為主軸,以夾敘夾議的方式描述其旅程。

他的臺灣行去了臺北、臺南等主要城市,也去了像大湖、枋寮等鄉間,甚至到苗栗內山及島嶼南端的屏東、臺東一帶,見到原住民,但略過了西部臺灣中部至臺南一帶及臺灣東部。但阿道夫並未具體提及何以如此選擇,或出自誰的建議。或許,可以大膽地說阿道夫的行程並非事前基於某種對臺認識而為。據其說明,他來臺目的是為了「親眼去見識這個日本的戰利品」。之所以有此期望,在本書一開頭他便提及,當時日本對於領臺耗費過多,有悔不當初的聲音,而且對臺種種疑問的答案,仍「無法透過目前多所闕漏的福爾摩沙相關著作文獻得到解決」

粗鄙無文的臺灣對比進步精緻的日本

阿道夫在書中有不少針對臺灣島民負面情緒性的文字,他的臺灣行中唯一博得他好評的是「它那結合溫帶和熱帶花卉、中歐闊葉林和純熱帶植被的美麗森林」,但尤其是針對一般島民的漢人,在這本書中並無太多正面看法,阿道夫說他們狡詐、反覆無常、討人厭、不衛生、環境充斥各種味道、「辮子留得很長、啤酒品味卻毫無長進的民族」等等。但他對原住民的看法沒有好到哪去,他有機會看到的是北部的泰雅族和南部的排灣族,對他們的印象則是更像野獸,而非人類,未經教化、殘暴貪婪等,他甚至認為撫墾署優遇蕃人的策略不妥,日本政府應該更激進地教育他們,使其遠離野性,更有人性。阿道夫似乎付出很少努力去理解他們,對原住民的看法是在旅遊中聽聞的基礎上誕生,或許正因為他既有先備知識不足,來臺的衝擊就更大。

雖然他曾多次提到臺灣的抗日事件有理,也為被日本人懷疑為間諜(因當時俄德法干涉還遼、占領膠州灣、破壞日本取得華北利權的威脅,使德日關係陷入緊張)感到不平,但是,由書中提到日治初期臺灣富人被壓榨不得不離開,雖評論說是少數無良日本官員敲詐勒索,而且日治初期官僚素質不佳所致,但「我毫不懷疑,無論當時還是現在,日本政府都秉持著最高、最誠懇的原則行事,這個印象在我旅行福爾摩沙的期間,也再三得到印證;他們缺的只是能夠落實此番好意的可靠行政機構」,即便在譴責日本人虐政同時,又轉而對臺灣環境使然及日本成為文明國家時間尚短、未能善用西方能人志士酸言酸語;此外,他留意到不管在臺北或南臺灣的歐洲人,都對日治初期殖民政府過度干預及濫捕濫殺施政頗不以為然,但他選擇性地挑選「重視衛生有利無害」為日本政府維護,更說沒有人會歡迎征服者的來到,所以當漢人跟歐洲人因日本到來利益受損,實非中立評語的說法,亦為明顯偏頗。除此之外,他對此時許多日本公司的服務有諸多不滿,例如不準點的大阪商船會社及留宿的日本人旅店,但對於維新後的明治政府評價較高。

也就是說,雖然隱諱,但他站在日本統治者的殖民立場來看待臺灣,是非常明顯的現象。更精確而言,他認為作為國家的日本,在維新政府領導下,會帶領日本人民精益求精、不斷進步;若有些許治理的瑕疵,也是底下人所為。簡言之,此時臺灣島上的住民,被他視為日本人帶領的新國家需要費力治理的對象。基於上述看法,我們實不能十分同意他對臺日兩地看法為秉公持平、不帶偏見。

在熟悉的文本之外,外國人眼中的臺灣

對臺灣讀者及臺灣歷史來說,他在日本統治的三年後到來,仍見到不少殖民初期日本對臺治理的混亂與起步。某種程度來說,也保留了清末最後階段臺灣的歷史樣貌,比如,他留下了搭乘清代劉銘傳所建臺北到新竹的鐵路個人體驗;又由當時仍在臺的非常少數外國人反映的心態與氣氛來看,介在清日之間的磨合,也能相當程度地反映過渡之階段性。多處提到的「臺灣」,則是另一個例子,這裡他指的是清末預定設為省會的臺中,這個稱呼流行的時間沒有多長,因此讀者可能感到疑惑。在日本時代稍後開始都市計畫建設後,即以「臺中」為人所知。他對所見聞之事的詳細描述,仍然十分重要,例如,此書便是現有資料中少有提到淡水河運與安平港船運、對馬偕的認識、日治初期臺北城、安平、府城及其他漢人市街樣貌、貿易如何進行,又例如在臺灣中部見到原住民時對其習慣的描述、和林朝棟會面之描述、在新竹寺廟裡看到法師儀式活動與廟前商業活動並行不悖等等的觀察,也可反過來提醒觀者,在我們日常生活及熟悉之文本外,對外國人而言感到有趣、違和,抑或矛盾之處為何。

可以說,這本書最珍貴的地方是在於其史料價值,而其對當時見聞的描述,則是在他的日本經驗、西方文明國家出身的背景下,不斷進行比較得來的。儘管相較於費實日後的名聲及其對東亞藝術收藏的貢獻,他的臺灣之行鮮少被認為有值得特別著墨之處,但在他充滿個人主觀想法的旅遊紀錄中,卻也十分詳細地記載了1898年臺灣之旅的見聞,以外人眼光來評判日本初期的殖民統治下一般島民及原住民的文化及其處境,對於有興趣了解百餘年前臺灣社會狀況的讀者而言,食衣住行育樂的描寫皆不缺,乃十分珍貴的一手旅遊書寫紀錄。以他最有意思的南臺灣之行來看,他對枋寮一路至卑南的描述,便相當詳盡地把個人見聞,加上當時可見的喬治.泰勒及鳥居龍藏等人的調查加入議論。然而,他畢竟不是人類學者,能達到的分析效果有限。但他即使只能從表面上就其觀察提出看法,也可以帶給我們對於當時以一介帝國之眼關注議題的有趣見解,例如他認為日本來臺佛教的失敗,對比在臺長老教會的成功,便在於宗教狂熱及宣道士們愈挫愈勇的熱情;另外,臺灣東部狀況的一手報導在當時尤其是許多人仍難得知者。

導讀者簡介

林欣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莫克莉(Christine Moll-Murata)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系教授兼系主任暨該校臺灣研究小組主任(Chair of Faculty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Taiwan Research Unit, Ruhr Universität Bochum, Germany)。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阿道夫.費實(Adolf Fischer):《1898.福爾摩沙踏查: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臺灣漫遊手記》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