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三國再較量與外交的架構——《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文 / 呂春盛

編按:本文摘自「聯經中國史」系列中,《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一書。

吳蜀夷陵之戰

蜀漢章武元年(二二一)劉備稱帝不久就發動大軍攻吳。一般認為,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孫劉聯盟已徹底破滅,劉備不論是為兄弟關羽報仇或奪回荊州失地,伐吳都是理所當然之事。然而,當時蜀漢大臣對於伐吳,仍然有正反兩派意見,反對者如趙雲等,始終認為曹魏才是大敵。不過,一代梟雄的劉備則執意伐吳,這難道只是意氣用事嗎?情感上劉備確實有復仇之心,但也並非沒有理性的算計。衡量實力,伐魏應無勝算之把握,伐吳則未必沒有勝算。因此,劉備的戰略可能是先滅吳,再與魏爭天下。

殺關羽、奪荊州之後,孫權知道和劉備的決戰已難避免,於是遷都武昌,坐鎮前線,積極備戰。劉備發兵攻吳之前不久,另一員兄弟大將張飛遭部下暗算,暗算者又投奔吳國,更讓劉備深惡痛絕。劉備發兵之後長驅直進,破巫縣、入秭歸,親率主力越過夷陵(湖北宜昌市),進駐南邊的猇亭。孫權以宜都太守陸遜統兵五萬,西上迎敵,雙方對峙近半年,陸遜始終堅守不戰,劉備軍則逐漸疲憊。

劉備軍隊主力抵達夷陵後,十餘萬大軍棄船上岸,竟在長江南岸搭起數十座營寨,「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軍隊極為分散。章武二年(二二二)閏六月,陸遜見狀,命將士各執一火把,全力出擊,蜀軍大敗。劉備趁黑夜逃回秭歸,再退回白帝城(重慶奉節縣東)。陸遜縱兵追擊,連破四十餘營,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尸骸漂流,塞江而下」。據估計,蜀軍折損八萬餘人,國力大傷,史稱「夷陵之戰」。

圖2-3 夷陵之戰示意圖。

敗退之後的劉備未再回成都,一直留在白帝城,翌年(二二三)四月,抑鬱而終,得年六十三歲。臨終前,劉備把丞相諸葛亮從成都請來,對他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十七歲的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

「夷陵之戰」鞏固了孫吳得到的荊州,三國的疆界更加確定,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格局的實質確立。蜀漢最弱,必須尋求聯盟;孫吳得荊州,穩固上流門戶,已有與曹魏決裂的本錢;然而曹魏的優勢得到增強,對吳的壓力增大,孫吳也有再與蜀漢聯盟的需要。真是弔詭,孫劉聯盟破滅之後的大決戰,反而迫使雙方不得不再走向聯盟之路。

魏吳同盟的終結

魏文帝黃初二年(二二一)八月,也就是劉備發兵攻吳的隔月,孫權立刻遣使向魏稱臣,避免兩面受敵。曹丕大喜,封孫權為吳王。曹丕的參謀劉曄說:孫權怕劉備攻擊,才假意來稱臣,不如聯合劉備攻吳。曹丕有自知之明,剛即位不久,內外還不穩固,孫權來稱臣可以增添自己的權威,這是做政治宣傳的最好時機。何況死敵劉備早已大肆宣傳漢獻帝被害,自己也都稱帝了。曹丕當然知道孫權稱臣未必是真,但想假戲真作讓吳蜀相殺,隔山觀虎鬥,再來漁翁得利。

孫權稱臣之後,曹丕屢次無禮要求進貢象牙、孔雀、犀牛角等南方特有的珍品,孫權都忍辱負重地一一照辦。不過,當曹丕要求送長子孫登入朝當人質時,孫權則陽奉陰違,找各種理由推託。這種曖昧的態度終於惹怒了曹丕。

黃初三年(二二二)九月,曹丕派三路大軍逼臨長江下游的廣陵(江蘇揚州市)、濡須口及中游的荊州南郡,脅迫孫權送子入質。孫權一方面再次「卑詞上書」,假裝答應,但另一方面卻出兵擊退魏軍。事實上,此時「夷陵之戰」剛好已結束,孫權最艱困的危機已經解除了。擊退魏軍之後,孫權再派使者前往白帝城,刺探與劉備講和的可能性。

曹丕一再等不到孫權送來人質,又見魏軍被擊退,大怒,親率大軍增援前線。孫權也全面應戰,雙方相持半年多,魏軍久戰無功,只好全軍撤退。江東危機再一次解除,這次孫權不再客氣了,建年號為黃武,不再用曹魏的年號,表明不再稱臣,以往的「魏吳同盟」也就結束了。

對於孫權的稱臣問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評曰:「山越好為叛亂,難安易動,是以孫權不遑外禦,卑詞魏氏。」(《三國志.吳書.賀齊等傳》)認為孫權是因為內部有「山越之患」,才不得不「卑詞魏氏」。事實上並非如此,「山越之患」主要在孫吳政權早年的孫策時期(詳後),此時山越多已被討平。孫吳黃武二年(二二三)四月孫權拒絕群臣勸即尊號時曾說,當年「二處受敵,於孤為劇,故自抑按,就其封王」(《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注引《江表傳》),已清楚的說明,孫權向魏稱臣的根本原因是要避免受到魏、蜀兩面的威脅。

孫權的稱帝

制定「年號」是皇帝的特權,孫權還沒稱皇帝卻建年號,非常奇怪。孫權為什麼不直接稱帝呢?可能是還沒有準備好稱帝的宣傳,或者說,還要製造稱帝的正當理由。由於曹丕脅持漢獻帝禪讓,對外宣稱天命轉移,正當性十足。劉備宣稱獻帝已被加害,以漢室血脈繼承,也是理直氣壯。孫權則受曹丕封為吳王,突然要稱帝則有逆反的疑慮。因此,即使大臣們一再的勸進,孫權都一再的推辭。不過,孫權雖然暫時未稱帝,但卻建年號,表示孫吳和曹魏、蜀漢三國的地位平等。直到黃武八年(二二九)四月,孫權終於稱帝了,年號改為「黃龍」。據說是夏口、武昌出現黃龍、鳳凰的吉祥物,於是運用「五德終始說」的符瑞理論,證明自己擁有天命。此後又用了嘉禾、赤烏等象徵符瑞的年號,以證明孫吳政權的正當性。很明顯,這些所謂的「符瑞」都是編造出來的。

孫吳向曹魏稱臣時,採用曹魏的年號「黃初」,吳國製作的銅鏡留傳下來,上面銘文就有魏的「黃初」年號。然而,近年在湖南挖掘出土的《長沙走馬樓吳簡》,卻被發現有「建安二十七年」的年號,建安只到二十五年,建安二十七年應是魏的黃初三年(二二二)。因此有人認為這是孫權「陽奉陰違」的證據,也就是可能流傳出國的銅鏡就用魏的「黃初」年號,而內部資料則仍用漢的「建安」年號。但也有人認為「吳簡」上所見的建安二十七年年號,是在孫權稱帝之後,為掩飾以往曾稱臣於魏的醜聞而追溯篡改的。

吳蜀聯盟的再建

劉備死後,諸葛亮當政,後主劉禪猶如虛位的皇帝。當此之時,蜀漢剛經歷了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夷陵大敗、劉備抑鬱而終等大事。對蜀漢臣民來說,國仇家恨最大的敵人當然是孫吳。然而諸葛亮經過理性的衡量,百廢待舉的蜀漢,其生存之道除了再次聯吳,已別無選擇。

「夷陵之戰」後不久,曹丕派軍威脅孫權時,孫權已派使者向劉備傳達講和之意。劉備死後半年,諸葛亮派鄭芝出使吳國,洽談吳蜀再結盟。孫權面對曹丕執意要送人質,也感到無法再推託下去了,同時以吳國之力也不可能併吞蜀國。既是如此,再與蜀結盟共同抗魏,乃是最好的選擇。何況先前與魏的結盟,吳要稱臣,現在與蜀則是以對等的關係結盟。於是吳蜀雙方終於在二二四年(蜀建興二年、吳黃武三)春天,正式訂下盟約。

如此,吳蜀又回到結盟抗魏的老路,這原本是魯肅所規劃的大戰略,也是諸葛亮「隆中對」所規劃的大戰略。不過,歷史並不是單純的回到原點,而是經過反覆較量,讓吳蜀雙方都確實體認到無法併吞對方,如此才能死心塌地共同聯合抗魏。

三國外交的架構

曹丕聽到孫權背叛並與蜀漢結盟的消息極為震怒,皇帝的尊嚴掃地。該年(二二四)秋天,曹丕親率大軍到達長江下游的廣陵,看到浩大的江面只好望江興嘆,撤軍而去。翌年秋天,曹丕再次親率大軍來到廣陵,依然無功而返。這次回到洛陽後不久,曹丕就病死了,得年四十歲。孫權得知曹丕的死訊,立刻親自率軍攻打魏的江夏郡,也是無功而返。此後魏吳之間的戰事持續膠著,但已無關大局。

二二九年四月,孫權稱帝之後遣使赴蜀,建議二帝並尊。蜀漢大臣都氣憤地主張廢棄同盟,這讓諸葛亮又傷腦筋了。之前雙方的同盟是暫時擱置名分問題,彼此基於對等關係。但孫權稱帝後同時有兩個皇帝(曹魏皇帝是不被承認的),如何「並尊」?因為理論上,皇帝只能有一個,所以蜀漢對曹魏宣稱「漢賊不兩立」,而且在此前一年開始,諸葛亮也高舉此名分北伐曹魏。現在如果與孫吳「二帝並尊」,豈不是自相矛盾、自打嘴巴?可是,此時的諸葛亮正要北伐,不能與孫吳翻臉,想來想去只好以「應權通變,弘思遠益」(諸葛亮《絕盟好議》),做下臺階,還遣使祝賀,與吳訂立滅魏之後「中分天下」的盟約。諸葛亮以此避開難題,真是天才。

三國之間經過反覆的較量,最後還是不得不回到「吳蜀聯盟抗魏」的基本架構,這是有客觀條件為依據的。三國鼎立,但三國並非勢均力敵。魏最強大,其次是吳,蜀最弱小。以領土來比較,魏擁有幽、冀、青、并、徐、兗、豫、司、雍、涼共十州;吳有揚、荊、交三州;蜀只有益州。再從人口比較,蜀滅亡時的人口為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吳滅亡時有五十二萬戶、二百三十萬人;魏有六十六萬戶、四百四十三萬人。大致上說,吳的人口為魏的一半,蜀的人口不到吳的一半。如果再加乘各種有形無形的因素,譬如領袖才能、軍民士氣、可用資源等等,則整體國力之比,魏、吳、蜀大約是三比二比一。吳、蜀聯盟剛好是二加一等於三,與魏的國力相當。

不過,歷史不是數學。人是有情感、有理念也有理性的動物。蜀漢對內對外都以「興復漢室」為號召,也最早高舉討伐「曹賊」的旗幟,因此絕對以曹魏為死敵,否則政權無存立之基礎。但是蜀漢國力又最小,劉備或許有僥倖之心,以先滅吳之後再與魏爭天下,然而「夷陵之戰」讓他夢碎了。諸葛亮不顧國仇家恨,只能回到聯吳的道路上,即使孫權稱帝,要求「二帝並尊」,也只能務實地訂立「中分天下」的盟約。

孫吳也曾有全據長江的戰略,但猛將周瑜欲西進益州卻中途病故,魯肅退而力保孫劉聯盟,後又因蜀漢日益強大的威脅,轉而與魏同盟,偷襲荊州。往後更向曹魏稱臣,以免兩面受敵。然而,曹丕一再逼孫權送子入質,讓孫權再也演不下去了,也只好再回到吳蜀聯盟的道路。

曹魏雖然最強,然而如果無法離間吳、蜀,吳、蜀持續同盟下去,維持南北均勢平衡,曹魏也只能乾瞪眼了,這大概就是三國外交的基本架構。在這個大架構之下,三國內部如何演變成為決定往後歷史發展的關鍵。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呂春盛:《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