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林瑋嬪:島民將何去何從?戰地馬祖的過去與未來

編按:2021年12月15日,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教授林瑋嬪的新書《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發表,發表會由臺大人類系學會、臺大歷史系學會與臺大意識報主辦。在活動中,林瑋嬪與讀者分享該書的核心概念「社會想像」,以及這個概念如何有助於我們理解馬祖人在當代的困境、馬祖人如何奮起,超越過去的創傷,並打造馬祖的未來。

| 講者簡介 |   

林瑋嬪,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教授,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研究專長為親屬人類學、宗教人類學及台灣漢人研究,著有《Island Fantasia: Imagining Subjects on the Military Frontline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等專書。

本次座談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專任教授林瑋嬪的新書發表講座,以其著作《Island Fantasia: Imagining Subjects on the Military Frontline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島嶼奇幻: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的第6章為發表主軸。林瑋嬪指出馬祖原來作為一個散落的、擁有其自身生活秩序的島嶼,在冷戰與兩岸衝突的分治下被迫成為前線戰地。長達46年的軍事統治雖帶給馬祖基礎現代化建設,但同時也改變了馬祖人的日常生活光景。隨著兩岸關係由緊張逐漸趨緩,馬祖的軍事統治也在1992年結束,然而軍事統治的陰影尚未褪去,島嶼的未來命運則成為馬祖人的集體困惑。

但媒介科技(mediating technology)的介入,則提供馬祖人一種協商和發聲的可能性,於是也形成了一個個不同的、特色各異的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例如將馬祖打造為「閩東文化村」、嘗試串聯中國、馬祖、台灣三地的「馬祖巨神像」和「亞洲地中海,博弈渡假村」等。因此對林瑋嬪來說,《Island Fantasia》一書嘗試思考新媒介科技的介入為馬祖社會帶來的改變,以及人們如何走出兩岸關係和馬祖地理位置(前線馬祖)下所造成的侷限,進而找尋馬祖的未來出路。

對於馬祖人來說:馬祖已不再只是一個「反共跳板」,而是一塊值得被寶貴和珍惜的土地。

社會想像:對話、協商與尋找未來共識

但究竟馬祖人如何形成共識,並且彼此協商,形成一個對未來的社會想像,這些成為林瑋嬪所好奇的問題。於是透過「社會想像」(social imaginary)理論,對話的同時林瑋嬪藉著馬祖的例子進一步追問:「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當代(馬祖)一系列不斷發展的社會想像?今日的社會想像並非單一,而是多種想像並存,那麼不同個人要如何形塑、協商集體想像,面對未來?再者,又該如何理解想像中蘊含的希望、情感與幻想?」

以第五章的「馬祖資訊網」(簡稱:馬資網)為例,林瑋嬪指出2000年左右的馬祖,在臉書尚未出現的時代,地方資訊的取得大多仰賴被戲稱為「馬屁報」的「馬祖日報」官方媒體。然而2001年出現的「馬祖資訊網」使得馬祖人有機會避開當地綿密的人際關係網絡,打造出一個「網路我」(online self),匿名地在馬資網上發表意見,同時也成為馬祖人認識自己的新空間。受惠於網路匿名性的特點,馬資網上面的發言經常是十分凶悍、具批判性的,然而批判的同時,林瑋嬪認為仍能從中看出人們的討論如何受制於地方勢力和關係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在林瑋嬪的觀察中,馬資網的出現以及上面活躍且豐富的各式內容,可以看出馬祖人對於地方的關注。除了不同意識形態的爭辯之外,同時也展現出一種社會生活的樣貌,諸如賞鳥、特色植物介紹、天氣預報和交通資訊或地方人們結婚、喪禮等訊息。它們映照出的是,對於馬祖人來說:馬祖已不再只是一個「反共跳板」,而是一塊值得被寶貴和珍惜的土地。

Wei-Ping Lin: Island Fantasia: Imagining Subjects on the Military Frontline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在此豐富的日常生活背後,「被軍事壓迫的自我」反映出的是冷戰及兩岸對峙衝突下的軍事統治如何介入了馬祖人民的日常生活,使得恐懼和暴力的氛圍瀰漫……

「馬祖之書」與戰地記憶

因此第6章中,林瑋嬪將關注聚焦到個人的記憶上,並且以被稱為「馬祖之書」的《雷盟弟的戰地童年》為主要分析對象。此書是陳天順和夏淑華夫婦從2005年9月14日開始在馬資網上連載的系列作品,作品受到馬資網上網民的熱烈迴響,後才在2010年時集結成《雷盟弟的戰地童年》一書出版。雖然此書主要由台灣本島人夏淑華書寫、陳天順繪製插圖,但《雷盟弟》講述的是移居台灣的馬祖人陳天順的馬祖童年記憶,內容記述了戰地馬祖的日常生活與風俗文化。例如書名的「雷盟」一詞便是馬祖當地的特殊用語,意思是「流氓」;而「雷盟弟」則是馬祖當地對兒童的泛稱,象徵著小朋友掛著鼻涕、調皮的樣子。

林瑋嬪一部分透過分析《雷盟弟》的書寫,指出陳天順的童年記述中所反映出的兩種自我意識:「島嶼社會文化我」(the island socio-cultural self)和「被軍事壓迫的自我」(the military oppressed self)。二是觀察除了夫婦二人之外,包括在網路上和此作品互動的人們產生了什麼樣的想像和認知轉變、或召喚出什麼樣的共鳴經驗。

有趣的是,從林瑋嬪的訪談中他發現對陳天順來說,馬祖反映出的是一段負面記憶,例如訪談紀錄中陳天順以「貧瘠」和「凋敝」來形容馬祖。而除了不願回馬祖之外,陳天順也鮮少與馬祖人有所聯繫,僅偶爾在馬資網上張貼一些他繪製的政治諷刺塗鴉。然而透過指出《雷盟弟》書寫中蘊含的兩種自我意識:「島嶼社會文化我」和「被軍事壓迫的自我」,林瑋嬪開啟了讀者們理解戰地馬祖以及陳天順負面記憶的一條可能渠道。

例如在「島嶼社會文化我」中,它所反映出的是馬祖島嶼生活裡的豐富文化地景,包括村落的地理位置、家庭組成、人際關係、居民生計和風俗文化等。在馬祖北竿橋仔村長大的雷盟弟,當地人多以捕魚、賣蝦皮為生。因此雷盟弟的父親清晨出海捕魚,母親則在山上種地和在海邊「討沰」,並向阿兵哥兜售為生。除此之外,書中也記載了當地的一些特殊風俗,例如承襲了閩東婚禮習俗的「男人酒、女人酒、孩童酒」文化、馬祖重要祭典「元宵擺暝」和「婚禮借椅子」的習慣等。

但在此豐富的日常生活背後,「被軍事壓迫的自我」反映出的是冷戰及兩岸對峙衝突下的軍事統治如何介入了馬祖人民的日常生活,使得恐懼和暴力的氛圍瀰漫,島民也因而留下深刻的身體與心理創傷。例如馬祖島上的人們,總是承受著隨時會失去親人的恐懼,因為若捕魚時越界,便可能會被軍方「帶走」。雷盟弟的父親便曾因此「消失」了九天;雷盟弟也曾親眼目睹不小心誤入馬祖的中國漁民,被軍方蒙眼帶走。或者是在書中也記述著許多被戰爭武器無辜傷害的人們,例如出海捕魚而被機關槍擊中的跛腳叔叔和誤觸地雷而失去手臂的遠房嬸嬸。這些故事無論在書中或在陳天順的經驗中都形成一道道銳利且沒有答案的詰問。

這些創傷經驗形成了馬祖人積極開拓島嶼未來的一項動力。也就是在軍事統治結束後,如何透過各種新的媒介技術,持續創造新的未來想像可能。

網路、新技術與共創記憶的可能性

然而對於故事的書寫者夏淑華來說,網路打開了她的世界,帶領她更深入且深刻的認識馬祖;而對馬資網上的網友們來說,《雷盟弟》激起了他們的共鳴和情感。在連載過程中,網友們熱情回應,並且有許多馬祖人也出來分享他們自身的經歷。因此林瑋嬪認為,在文字/畫作和創作者/閱讀者頻繁互動且彼此激盪的過程中,他們共同讓整個系列「活化」了,而個人與社會想像的界線則趨於模糊。包括原來受困於負面記憶中的陳天順,也和馬祖地方有了新的關係連結和認識。此一方面也讓馬祖的未來,長出了不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這段寫作經歷也幫助他長出新的積極力量,願意為生命的尊嚴和意義找尋其他可能性。

林瑋嬪因此認為這段網路寫作的經歷,對於陳天順來說是一個「主體化」的過程,透過繪圖、書寫和分享被療癒,因此成為主體,找回行動的能力。而這個過程及作品也同時療癒了共享這段記憶的馬祖人,這本書深刻地再現了戰爭的暴力與傷痛。另外,林瑋嬪也提醒聽眾注意到「網路」在當中的作用。「網路」使得散落在各地的馬祖人能夠快速地在虛擬空間中聚集、互動,他們皆共同「創造」了這段戰地記憶。但同時也因為這段記憶中所蘊含的「張力」,這些創傷經驗形成了馬祖人積極開拓島嶼未來的一項動力。也就是在軍事統治結束後,如何透過各種新的媒介技術,持續創造新的未來想像可能。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