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鴨巴甸讀書札記】聽得見這城市——讀《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

文/sf(思想空間專欄作家)

我是一個成長於八、九十年代香港的中年人,過去十年雖偶爾也會買一兩隻廣東碟來聽聽,但也感到自己變得越來越「老餅」(註:老套)。比如我還是喜歡整張大碟去聽,比如有一陣子手機內存裡竟然有南音大師杜煥的一張轉輯。為了認識外面的世界,有陣子我會特意找些其他地方的華語歌來聽,像周雲蓬、李志、布衣樂隊與五條人,像蘇打綠、MC Hotdog、陳綺貞與張震岳。而香港的音樂對我來說,反而有點不知如何入手,總覺得自己早已過了要聽廣東(情)歌的年代,記憶停留在2000年前的青葱歲月。

這幾年的香港,絕大部份時間都是打著極度困難的逆境波。禮崩樂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兵敗如山倒,人們不大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與未來的可能。

這兩年我透過網上頻道,ViuTV的音樂節目,竟然逐漸認識了一些新的音樂單位,改變了我對香港音樂、廣東歌的認識圖譜。雖然我沒有成為「鏡粉」(註:香港男子組合Mirror的fans),但重溫了部份選秀節目後,讓我對幾屆造星節目下來育成的表演者們有了個大概的認識。去年因緣際會我換了支蘋果電話,終於也學會了在手機上購買大碟與單曲,並製作起自己的playlist,其中一個播放清單叫「Stay and Leave」。裡邊的歌曲都讓我想起這幾年的去或留,全是個人喜好沒有道理可言,既有很多人喜歡的、Rubberband的《Ciao》、岑寧兒的風的形狀,又有去年唱到街知巷聞的MC $oho & KidNey 的係咁先啦,而幾年前Heyo的飄流轉、雞蛋蒸肉餅翻唱LMF的老歌返屋企等也榜上有名⋯⋯

這幾年的香港,絕大部份時間都是打著極度困難的「逆境波」(註:逆境中打球)。禮崩樂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兵敗如山倒,人們不大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與未來的可能。然而恰恰是在社會大局變化如斯時,在流行文化與音樂娛樂事業上卻好像出現了小小的復興。因《全民造星》而帶起的追星潮流,Mirror的應援企劃,電視劇如《大叔的愛》、《IT狗》等引起的熱議,新創YouTube 頻道帶來有別於以往的影視體驗,甚至是對產量大減但韌性依然的港產片的追捧與討論,都讓人感受到文化創作可能的力量。而正正是在這大背景下,陳嘉銘、吳子瑜及海邊欄撰寫的這本《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為我們如何解讀香港樂壇提出了閱讀的框架,也拋出了更多尚待解答的問題。

陳嘉銘、吳子瑜、海邊欄:《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突破,2022)

如同作者在總結中提到那樣,構築起「工業、歌手、文本及Fans研究,是本書的用心」,也讓讀者能從多個角度審視香港樂壇。

相比起電影及文學評論,關於香港流行曲的書寫過去不算太多,其中又大多集中於流行曲的歌詞解讀,也有少數表演者(如達明一派、張國榮、梅艷芳等)的研究。《給》以四個章節來為讀者鋪陳開作者們對香港樂壇近年變化的理解,先從社會背景出發,觸及唱片公司的地圖,電視台及頒獎禮的演變,選秀節目與觀眾的關係,本土意識與文化研究理論在論述香港樂壇時的作用與限制等。

接著作者們以兩個章節來介紹不同人物。先是從歌手、藝人入手介紹樂壇生態的變化,從九十年代出道的鄭秀文講到千禧年前後冒起的陳奕迅、容祖兒、鄧麗欣,再談曾經與本土運動頗有共鳴、唯仍走主流娛樂路線的謝安琪,及至無線(TVB)十多年前舉辦的選秀節目下出了道的一眾歌手如吳業坤、馮允謙等。然後作者們再以另一章介紹更有個人意識的創作人與唱作人,包括詞人周耀輝和小克,遊走於主流與獨立之間的林家謙,女唱作人方皓玟、Serrini及近日引起爭議的林二汶,也以藍奕邦、林奕匡、張敬軒、Anson Lo幾位男歌手來討論男色的可能與框框。

最後一章作者聚焦2019年社會運動及疫情以來的社會情緒轉變,描寫及評論樂壇在這方面的反應,既有沒有那麼潮流、甚至入了殿堂的許冠傑、郭富城、陳奕迅、楊千嬅的解讀,也觸及新媒體時代下音樂人與公眾溝通的新方法、Mirror姜濤的風潮及「鏡粉」現象。如同作者在總結中提到那樣,構築起「工業、歌手、文本及Fans研究,是本書的用心」,也讓讀者能從多個角度審視香港樂壇。

梁款在推薦序中說,香港樂壇的前傳,不單在興起本土文化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更可遠推至1920年代的大上海。《給》這書野心沒有那麼大、視野沒有那麼深邃,唯作者們重新鋪陳、解讀從2000年以來樂壇的現象,確實幫助到讀者如我重親去審視這十幾年香港(樂壇)發生了什麼。比如從陳奕迅、容祖兒、鄧麗欣這些歌手的解讀,我注意到雖然部份人與香港當今的脈搏已沒有那麼貼近,但他們當年確實從八十年代的巨星、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的巨大身影下,走出了一條新一點的、能更展現本真自己的表演道路。書中回顧了TVB當年拒絕主要唱片公司旗下歌手亮相其中,犧牲《勁歌金曲頒獎禮》的認受性而硬推自家歌手這些陳年記憶,讓我們更清楚今天其他平台上所承載的歌手受到觀眾追捧,有著本港社會十幾、二十年來大衛對哥利亞式的期待。書本稍稍觸及唱片公司戰國形勢的變化,也略略提及社交媒體興起改變了過去歌手要依賴傳統媒體的情況,如這方面能多加分析與延伸,應能讓讀者更理解樂壇現象與背後社會及工業的結構性改變之間的關係。

身份政治、本土意識為我們帶來內聚力,為樂壇帶來新的創作能量,但如能同時保持開放性與彈性,自然可讓這裡的文化更有活力……

書中收入的不少文章都用上了文本解讀的方法,特別是歌詞文本(也有一些涉及MV文本)的分析,這與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大概甚有關係。這種方法當然很有力量,從歌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另一個鄧麗欣(在讀這書前我不知道她有填詞),可以了解到謝安琪如何理解當年的本土文化運動,可以知道方皓玟對社會公義的執著,可以看到新紀元的元素如何有系統地被引入樂壇、並為樂迷帶來撫慰。然而也許影像、文字太主導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我有點詫異整本《給》中,竟然沒有一章談及音樂的部分。或許旋律、曲風、編曲等需要另一個領域的知識,而如何運用文字此媒介來敘述、論述音樂可能也是對作者們的一大挑戰,唯缺少了這一部份的解讀總覺得欠缺了些什麼。此外,作者陳嘉銘在也提到在過去廣東歌的研究裡,對舞蹈的解讀也是一片空白。但隨著韓風影響本地十多年,跳唱組合、跳唱歌手已成為新一代表演者的重要類型。超越視角與文字,進入聲音及身體律動的領域,也許是未來深化我們對樂壇認識的重要方向。

毋庸置疑,本土意識、身份政治在這幾年的粵語歌、廣東歌及香港樂壇的復興中有著重要的力量,在無力感如此重的年代,一句「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讓多少人眼淚奪眶而出,一句「長命火就長命救」、「能共進就能自救」又讓多少留下來的人稍稍有些信心,決定要繼續「飲多啲書、讀多啲水」?惟在這身份政治的硬殼下面,我們也不應忘掉混雜與多元的重要性。為近年香港樂壇帶來活水的,除了「本土」以外,還有像波多野裕介這樣的外國人,也有像JB、AGA、衛詩衛蘭這些混血兒,姜濤一句要做「亞洲第一」也是重啟了我們對香港的想像。其中,我對來自廣州的「樂壇社工」張敬軒、頗受本土樂迷肯定卻仍未取得身份證及消費券的陳蕾也是心存感激,覺得應該好好講述他們與香港的故事。

翻來覆去我想說的是,歌詞、文本研究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理應繼續努力,但如能開發其他領域的探索則更加無得頂(如能開發其他領域的探索就更好了)。同理,身份政治、本土意識為我們帶來內聚力,為樂壇帶來新的創作能量,但如能同時保持開放性與彈性,自然可讓這裡的文化更有活力,讓更多人能聽見這座城市的聲音。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