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思想策劃 > 學人專訪

【學人專訪】海洛伊莎.史塔寧及莉莉亞.蘇瓦茲:巴西民主制度須始終保持開放,去容納新的公民社會權利

約克 York

藉著新書《巴西》的出版,作者海洛伊莎.史塔寧教授及莉莉亞.蘇瓦茲教授將跟大家分享他們對巴西政治,以至於民主自由等價值的想法。巴西和臺灣雖然距離相當遠,但全球南方的互相參照,從彼此聆聽開始……

閱讀更多...

【學人專訪】謝爾希.浦洛基:新的烏克蘭社會已經形成

瑪驪雅蒳(Mariana Savchenko)

對於普丁來說,和許多人一樣,「理想世界」就是他們年輕時的世界,是他們進入現實生活、並體會周圍世界萬物的時候。普丁的青年時代,身處冷戰環境之中,蘇聯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之一,這也決定了他眼中的常態性……

閱讀更多...

【學人專訪】單德興:中日文學之間的擺渡人──鄭清茂教授訪問記

單德興

門鈴聲甫落,公寓大門旋即開啟,師母馮秋鴻女士笑容可掬地迎接我們一行人入內。玄關上掛著一幅密宗黑教大師林雲的月曆對聯:「豈能盡合君意 但求不愧我心」。

閱讀更多...

專訪高行健:以畫養文、潛心創作——「我這一生,可慶幸的是沒有浪費掉」

謝旺霖

兩年前,「聯合文學」曾與高行健進行過一次遠距深度專訪;2022年,《心象繪畫:高行健畫集》出版之際,我們一起來重溫這位年逾八十的作家如何講述他的創作歷程與藝術思索。

閱讀更多...

專訪楊儒賓(二之二):做不討好的研究,追尋更廣闊的歷史時空

轉載文章

楊儒賓不禁發出感嘆,類似的話在《1949禮讚》也屢次提到:「台灣海峽兩岸人民各有他們的1949,1949之於新中國,主要是政治的意義;1949之於新台灣,則是文化的意義。」

閱讀更多...

專訪瞿宛文:土地改革,是我研究台灣經濟發展史時繞不過去的路標

何欣潔

在《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出世後,土地改革,這一座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繞不過去的路標,瞿宛文十餘年來的紮實研究,可以此書作為暫時的句點,替這座路標做了歷史性的考察與書寫……

閱讀更多...

專訪黃宗儀:在大寫的政治下,我寫情感政治是無力的書寫

張潔平

在劍拔弩張的時代下,這不是一個明哲保身的訪談,反而可能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但黃宗儀說,這是學者的本分。香港像一個容器,讓黃宗儀與訪談中提及的那麼多人遇見、讓不同地方的思想碰撞、讓那麼多事發生,也讓那麼多痛苦與矛盾,曾經可以這樣激烈而自由地被表達。

閱讀更多...

羅四鴒:專訪宋永毅——唯有甄別史料真偽,才能認識文革性質

羅四鴒

在中國大陸的官方宣傳中,與所謂「新中國」同齡,乃是一種莫大榮譽。然而身處其中的人卻知道,這意味着他們這一代人經歷的政治運動更多、更殘酷,「文化大革命」便是其中頂峰。1949年12月生於上海的宋永毅,正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閱讀更多...
【學人專訪】海洛伊莎.史塔寧及莉莉亞.蘇瓦茲:巴西民主制度須始終保持開放,去容納新的公民社會權利
約克 York
【學人專訪】謝爾希.浦洛基:新的烏克蘭社會已經形成
瑪驪雅蒳(Mariana Savchenko)
【學人專訪】單德興:中日文學之間的擺渡人──鄭清茂教授訪問記
單德興
專訪高行健:以畫養文、潛心創作——「我這一生,可慶幸的是沒有浪費掉」
謝旺霖
專訪楊儒賓(二之二):做不討好的研究,追尋更廣闊的歷史時空
轉載文章
專訪瞿宛文:土地改革,是我研究台灣經濟發展史時繞不過去的路標
何欣潔
專訪黃宗儀:在大寫的政治下,我寫情感政治是無力的書寫
張潔平
羅四鴒:專訪宋永毅——唯有甄別史料真偽,才能認識文革性質
羅四鴒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1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