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謝達文
編按:《萬曆十五年》是史學家黃仁宇最著名、最廣為流傳的著作,也是他大歷史觀主張的宏觀展現。
萬曆年間的種種問題,反映當時政府管理的複雜性和困難,以及管理中存在的腐敗問題。這些情節不僅呈現了晚明的政治現實面,也對當今社會的管理挑戰提出了一定的警示和啟示。
2024年8月25日,聯經出版舉辦《萬曆十五年》主題講座,邀請前行政院院長毛治國,以及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對談,從《萬曆十五年》看現代社會的管理難題,盼帶領讀者從中反思當今社會局勢。
許多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都曾聽過《萬曆十五年》這本名著,卻很難在書店、在網路上看到這本書。在台灣,這本書原先是在1985年出版,事隔近四十年,聯經出版社終於取得作者黃仁宇之子黃培樂的獨家授權,讓這本書可以再度回到各家書店的書架上,終於讓新一代的讀者們也可以接觸到這本名著。
黃仁宇藉由《萬曆十五年》展現他對中國近代發展的獨特視野,這個全景是怎麼樣的呢?同樣借用黃仁宇自己的話說,他最核心的洞見是這樣的:「將現代中國的底線往後推移,事實上是移到鴉片戰爭前兩百五十三年,歷史顯示,當代中國所面對的問題,早在當時就已存在。」換言之,這本書談的是中國困境的長期原因。
談及《萬曆十五年》這本史學名作,歷史專業出身的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在對談講座上提醒聽眾,必須特別留意這本書成書的時代背景,是如何形塑了這本書的出發點。「在1980年代,大家想的是中國為何落後於西方、東方為何落後於西方」,這個背景引導了黃仁宇的提問方向,讓他想要分析舊體制的問題所在。
也確實,在1985年的中文版自序中,黃仁宇就這樣定位他所書寫的那個年代;「萬曆15年,公元為1587年,去鴉片戰爭,尚有兩個半世紀,可是其時以儀禮代替行政,以無可認真的道德當作法律,是為傳統政治的根蒂,在大歷史的眼光上講,已牽連明清。」在黃仁宇的眼中,西元1587年時的種種人物與事件,包含戚繼光、李贄等人的晚景淒涼,背後其實更反映了中國落後的長期因素:中國傳統的政府治理方式在根本上有所不足,在行政、法律等各層面皆是如此。所以,在本書正文的最後一段中,黃仁宇自己更是這樣總結他的分析:「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紀錄。」
在四十年後,聯經出版社重新出版《萬曆十五年》,主持對談講座的涂豐恩指出,這種「中國何以落後」的觀點已經不必是唯一切入的方式。「今天很多人在看萬曆、看萬曆之後的明代,角度也很不同。大家可能聽說過,以前我們講到晚明,就像黃仁宇一樣,都是當作一個失敗的『總檢討』,是非常糟糕的時代」,涂豐恩回顧,「但現在回來看,會覺得晚明、特別是在江南地區,那彷彿是人間天堂一般,消費、文化非常盛行,經濟發展非常好。」
這樣的觀點差異,恰好可用於理解新書講座上兩位講者的出發點。在「不必將明帝國視為全盤失敗」的前提下,兩人都試圖提出一些不同於黃仁宇的解釋觀點。
儒家、文官與小農,帶來的究竟是穩定還是紊亂?
本場發表會的兩位講者在政治圈都相當出名,一位是長期任職交通部、最終曾擔任行政院院長的毛治國,另外一位則是長期主跑政治線、財經線的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兩小時的活動當中,他們專注於援引其他歷史、哲學、管理學的討論,提出他們對《萬曆十五年》的延伸與不同意見。
對黃仁宇來說,明帝國乃至中國傳統所仰賴的道德觀、文官體制和農村經濟,表面看似穩定,卻是遮掩實際上的混亂,並高度侷限了可能的發展。但是,曾任行政院院長的毛治國在分享中,拋出了相異的觀點來引發討論,援引中國哲學家金觀濤所謂「超穩定結構」的觀點,認為「儒家思想、文官治理系統、小農經濟」這三項支柱其實扮演了穩定的作用。
舉例而言,在《萬曆十五年》中,分析戚繼光和其他將領「令人同情的遭際」時,黃仁宇便指出,明帝國的軍政受制於儒家對於政治組織一元化的追求,使得文官集團支配全局,掣肘武將的執行空間,是戚繼光等人面對最大的政治風險。此外,文官集團又常以捍衛制度為藉口拒絕改革,以免危及自身私利,同時又以泛道德化的方式理解政事,即使連天災之下的饑民造反,也都率先詮釋為「小人犯上的劣根性」,讓武備持續廢弛。而在社會的層次上,明帝國又其實是眾多農村盤根錯節的綜合體,就連依規定掌握人口糧食、徵齊士兵和糧餉都非常困難,更讓整頓軍隊的理想難以企及。
但在講座中,毛治國卻更看中舊制度帶來的穩定性。為了講述這點,他特地反問:「萬曆十四年後,明神宗不上朝,群臣真的群龍無首嗎?」他認為,正是因為制度穩定,所以皇帝不必出面,制度仍能運作,而且任內發生三場重大戰役都能獲勝。同時,「沒有西方的宗教能夠依靠,儒家尊君思想的效果在此發揮」,這段期間也更未發生篡位、分裂的問題。「整個機制表示皇帝不上朝,整個政府沒有停頓。」國家制度的持續運作,本身就是一項成就。
毛治國進一步主張,不只明帝國從這樣的穩定當中獲益,就連唐帝國在安史之亂的災禍之後,中樞都仍能持續運作,依然能夠「續命」長達150年之久。與黃仁宇相反,毛治國更想強調的,是儒家、文官和小農是「超穩定結構的三條腿」,讓制度能夠持續運作。相較於黃仁宇看到萬曆十五年所預示的衰敗,毛治國卻更著重於那個年代當下的穩定局面。
傳統中國治理模式vs明神宗管理模式:無法「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是為什麼?
所以,對毛治國來說,萬曆朝的核心問題在於只能穩定,卻「難以有所開創」,只是守舊而已。
單就「缺乏創新」這點而言,毛治國和黃仁宇的看法並未相去太遠,但對於這樣的現象,毛治國的看法卻和黃仁宇非常不同。黃仁宇解釋的重點,仍然放在整個傳統體制的根本限制,使得皇帝不論是「勵精圖治還是晏安耽樂」,都終究「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
至於為何如此?在本書附錄收錄的短文〈《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當中,黃仁宇更說自己「極想向中國讀者提及的」,是這樣的舊制度和1689年以前的英格蘭相當近似:在當年的英格蘭,地產所有權、公司組織制度、法律解釋等實際上也都相當紊亂,「地主不知道自己產業在何處,種田的人不知自己是賃戶還是半個業主」。英格蘭的問題是等到農村組織變化、司法制度變革之後才逐漸解決,這是傳統中國並未經歷。同理,日本看似同樣受到儒家形塑,但現實上卻早已發展出各種批發、商會、經銷的組織,可以理性管理,明治維新時「只要給它加上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則所有商業管制的辦法都行得通」。相反地,傳統中國的農業經濟和管制技術卻始終陷於「無法在數字上管理」的紊亂局面,成為其發展的重大限制,不管皇帝本人、乃至首輔與群臣是否勤奮、能幹,都終究無關大局。
而毛治國在講座中所提出的解釋,依然將重點放在皇帝的領導模式之上。毛治國主張,明神宗因為決策權在手,尤其因為朱元璋已經廢除宰相,「首輔是祕書長的角色,沒有決策權」,所以制度上更不需擔心權臣奪權,可以「安心躲起來」,專注於批示下級的報告和提案,不再想要跟文官團體面對面周旋。
「躲在幕後,你不initiate(開端)」,這是毛治國認為創新難以發生的原因。他認為,明神宗善用了朱元璋改革所留下的空間,決定自己可以不必上朝,但也正是因為迴避掉「面對面」統御群臣的機會,所以才不可能領導改革。而說到這裡,毛治國又再補充,「不做錯事還不夠,還要做對的事」,就如同Nokia公司最終敗於蘋果的例子也顯示,如果持續迴避改革,再穩定的制度長期而言也將無以為繼。
沒有競爭的意識,是否還會有改革的意志?
但為什麼人們沒有意識到需要改革?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在自己的分享中,則更強調這樣意志層面的議題。
在此,她引述後來許多對於歐洲改革的歷史分析,都強調歐洲各國之間生死存亡的競爭,使得各國必須陸續改革,「大一統的中國不需要去尋求改變,不需要去尋求革新」。所以在講座的開始,她就這樣概括她的論點:「為什麼中國無法發展西方那種全套制度性的改變?我還是以『競爭』為主軸來看待。」
甚至不只在歐洲,陳鳳馨也指出,若與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功經驗對比,萬曆朝的問題仍然在於外部威脅不足,所以無法激起領導集團的「危機意識」。在此,她引用管理學家韓第(Charles Handy)的理論框架,指出商鞅變法時的秦國,以及孝文帝時的北魏,不但都身處存亡競爭的局面,而且還都處於國力仍正在上升的時候,因此既有危機意識,也有足夠的資源、餘裕,讓人們敢於去變革。
「一開始的努力需要付出代價,改革沒有不付出代價的,但原本的曲線還在往上成長,讓改革的成本還可以忍受」,她這樣總結這個框架。依照這個觀點,商鞅和孝文帝都是在國力的「第一條」成長曲線還沒到達頂點之前,就已經「感受到頂點即將來到,開始『第二曲線』的改革」,所以才能成功。相反地,萬曆朝時的人們尚未感受到危機,所以無法在「頂點之前」就付出代價、展開改革,等到傳統中國真的面對競爭、開始下走坡時,一切就為時已晚。
正是競爭為關鍵詞,陳鳳馨還進一步援引歷史學家歐陽泰(Tonio Andrade)的分析,質疑明帝國是否真的是傳統中國「失敗」的關鍵時間點。畢竟,在軍事科技、軍隊訓練等各方面,明代中國並未遜於歐洲各國,所以鄭成功也才能擊敗荷蘭此一海上強權。依照這樣的觀點,一直到1760年代的乾隆朝之後,「中國從乾隆的後期開始,變成非常穩定,四夷都相當和平,中國人過了非常和平的一百多年,恰恰是歐洲各國競爭最激烈的一百多年」。
換言之,傳統中國的落後真的能從明帝國的體制中就看出端倪嗎?陳鳳馨的態度其實有些懷疑。她認為,四十年後重讀《萬曆十五年》這本經典名著,就連黃仁宇分析的出發點都可以被重新檢視。
當然,經典作品的價值也在這裡:讀者未必要通盤接受書中的論點,仍然能夠深受啟發。如黃仁宇自己所說,他的企圖是從不同人的角度來「欣賞全景」,從張居正、戚繼光、海瑞等人的傳記當中由小見大,理解「傳統中國國家和社會的內在運作狀況」。至於他所看見的運作狀況,是否真正反映了帝制中國的全景呢?四十年後,台灣新一代的讀者們終於有機會能夠入手這本書,自己閱讀、做出自己的判斷。
延伸閱讀:
黃仁宇:我的「中國大歷史」研究,大部原因出自命運之安排
林載爵:《萬曆十五年》聯經版出版說明
| 閱讀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