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育琳
編按:本文是座談會側記。近日《人性之鏡:動物倫理的歷史與哲學》一書出版,聯經書房特別主辦座談會「動物苦難與人類的反省:『人性之鏡』照出了什麼?──《人性之鏡》新書分享會」。
座談會邀請了《人性之鏡》作者錢永祥老師(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主講,以及《就算牠沒有臉》作者之一黃宗潔老師(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主持與談。兩人分享自己參與動物保護的起點,並討論西方哲學史中的動物倫理,也談到我們可以用何種角度去思考、實踐「生命關懷」、「動物保護」。
從《動物解放》到《人性之鏡》
1975年,彼得.辛格推出《動物解放》一書,影響深遠,被譽為「動物保護運動的聖經」,1996年中文版在臺灣發行,由孟祥森、錢永祥翻譯,繼續發揮影響力。黃宗潔說自己當初也受到《動物解放》中文版的啟發,並請問錢永祥是什麼觸動了他去翻譯這本書?答案是因為一隻狗。
「那是1990年代初期,只要開車上高速公路,就會看到被車壓死的流浪狗……那是每天都讓你覺得怵目驚心的一個時代。」某天錢永祥開車在高速公路上,因塞車而停下,他看到分隔島上有一隻黑狗,那是炎熱的八月天中午,還有許多汽車的廢氣,黑狗就趴在矮樹下,因為太熱而喘氣。
「我能做什麼?我無法做什麼……我不知道那隻狗的命運,我想不會太好,只要牠離開分隔島,就可能被車撞死。」動物的苦難引發了情感與動機,錢永祥心想自己總要做點什麼,後來他找到關懷生命協會,「就我所知,他們是臺灣第一個用現代動保的觀念,去提倡動物保護運動的團體。」他在協會建議下翻譯了《動物解放》,希望大家了解動保運動不只是個人的心情,而是有道德意義、社會意義的。
從學術工作退休後,錢永祥問自己:「我要做什麼?」他想寫一本動物倫理的書,但不是純粹介紹理論的書,「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改善人類對動物的態度,其實改善人自身的品質,同時也是改善社會的品質。」他認為臺灣積累了二、三十年的經驗,年輕一代應該會做得更好,將動保視為社會運動,集結更多社會力量。
2023年,錢永祥推出《人性之鏡:動物倫理的歷史與哲學》,探究為何動物在過去不被納入倫理考量?歷史脈絡中發生了什麼?動物又如何、為何被納入倫理考量?黃宗潔認為,寫這本書很困難也很難得,因為錢永祥用親切口語的文字,將複雜的理論做出有系統的介紹,包括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湯姆.里根(Tom Regan)、納斯鮑姆(Martha C. Nussbaum)等哲學家,以及效益主義、女性主義、德行倫理等對於動物倫理的思考,並在不同理論間進行對話補充。
看到動物的苦難,可能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塊陰影,如果什麼都不做,是否在生命中又多了一塊陰影?
動物倫理學:情感vs.理性
在動物倫理學中,情感和理性哪個重要?各有什麼地位?錢永祥初讀《動物解放》時覺得很投合,彼得.辛格不是因為喜歡動物而寫動物倫理,他認為動物倫理是邏輯的習題,書中的論證嚴密而緊湊,很容易說服別人。
然而,錢永祥開始關心動物議題後發現,情感才是最真實的出發點、是動物倫理的契機,而人們對動物的情感背後,牽涉到對自己的期許、對價值的認定、對生命的態度。他說:「我相信情感在道德所占的地位遠高於理性、邏輯,我要讓情感在動物倫理學找到一個應有的位子。」
「錢老師在書裡提到,對方的不幸構成了我生命中的陰影,我如果坐視不理,我將無法誠實的面對自己。」黃宗潔補充,那可能是很短暫的交錯,因為種種限制無法伸出援手,當我們知道有生命在受苦,那些觸動就是一個起點,「可是你的個人性,要怎麼去跟集體性、公共性對話?那是更複雜的問題。」
錢永祥回應:「看到動物的苦難,可能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塊陰影,如果什麼都不做,是否在生命中又多了一塊陰影?因此情感對於道德倫理是非常重要的。」他也提到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心變硬了,成熟使我們學會保護自己,不要對人間苦難投入太多心力,如果個人如此、社會如此,是否道德就變成負數了?
「當你心裡有某些強烈的感受,你是把它壓抑下去、遺忘掉、否定掉?還是你覺得對它要有一個判斷,然後讓它發展出來,變成你個性的、人格的一部分?」錢永祥指出,如果情感教育能多做一點,讓我們的情感更發達、更成熟,對自己的認知更深刻,我們也會變成更好的人。
道德真正關心的就是痛苦,不管你是怎樣的人,關心的是你受到的苦難。
高調道德vs.低調道德
黃宗潔從《人性之鏡》看到,有些我們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例如把生命苦難納入道德考量,其實在道德哲學的發展上,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反而有革命性的過程、突破性的思維,還跟動物倫理學的出現有重大關係。
對此,錢永祥提出高調道德、低調道德之分,他認為傳統的道德是「高調的道德」,例如儒家要君子修身齊家,強調成聖成賢,西方哲學講的是權利義務,關心的是有理性能力、道德能力的人。直到十八世紀,人道主義興起,人間苦難變成道德哲學關懷的重點,他把這種道德稱為「低調的道德」。
「道德真正關心的就是痛苦,不管你是怎樣的人,關心的是你受到的苦難。」錢永祥表示,這是人類道德意識的一大進步,各種社會運動興起,關懷弱勢的工人、童工、女性、奴隸等,而後擴張到動物身上,才有動物倫理學的出現。
道德意識為何有這種轉變?錢永祥認為「情感」是重要因素,而且跟十八世紀的言情小說有關。「大家看了小說才發現,原來人是有感情的,並且我的感情跟別人的感情可以相通的,最明顯的一本書就是《少年維特之煩惱》,所謂情感教育,不就是從這種地方開始的嗎?」
「任何人敢在整個西方道德的發展史上,這樣大膽的去說,以前都是高調道德,現在有低調道德,我想有做思想史的人、做道德哲學史的人不會認同。」錢永祥自認,《人性之鏡》可能不會滿足學院標準,但他並不想這本書寫成學院著作,「我希望所有對動物問題關心的人,可以從這本書獲得你需要的知識、觀點、分析。」
黃宗潔回應,感性和理性不該以二分法看待,但為何情感教育如此缺乏?她認為根源是:「因為我們核心的價值是否定情感的,認為情感好像就意味著不理性。」甚至「苦難」這兩個字在某些人眼裡是負面的、濫情的、無知的,一個理性的知識分子不應該哭哭啼啼地講述動物的苦難。
「動情就是無知的嗎?道德不就是回歸到人作為一個動情的主體?而跟我們互動的對象也是動情的主體,但我們很少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理性和哲學。」黃宗潔指出,情感就是一種道德、一種理性,長期把情感排除在道德理性之外,很多問題就因此產生。「這未必符合學院標準,大家也未必會認同,我們提出的是一種可能的途徑,一種想像世界、用不同眼光去看待的途徑。」
動物是一場生活的主體,我們如何跟動物共同決定出,像樣的生活是怎麼回事?
人類中心主義底下的動物生活
除了彼得.辛格提出的「痛苦衍生的道德地位及平等考量」,錢永祥在書中也介紹了兩位哲學家的動物倫理概念:湯姆.里根提出的「一場生活的主體——擁有固有價值」,納斯鮑姆提出的「像樣的生活——活出天性所賦予的生命樣態」。
「動物是一場生活的主體,我們如何跟動物共同決定出,像樣的生活是怎麼回事?」黃宗潔提問,有養同伴動物的人可能會面臨一個狀況,所謂像樣的生活,要用誰的眼光去看待?如何去順應動物的天性?但又難以排除我們自己的主觀和取捨。
錢永祥覺得,這裡面有很重要的道德直覺,人類和動物都是為了自己而活,雖然動物不一定能意識到,但所有生命應該都得到這個基本承認,只是在現實中很難做到。例如我們給貓狗結紮,嚴格說來很殘忍,能稱之為像樣的生活嗎?但如果不結紮,又會給動物本身和下一代帶來痛苦。
現在飼養寵物的人有更多知覺,更了解動物的本性,雖然能做的有限,還是盡量滿足動物的需求。然而一進入經濟動物的領域,沒有一隻動物可以活出牠應有的生活,活著為了人、死也是為了人。錢永祥說:「依照道德直覺的理想,動物應該是自己生命的主體,活出自己應該有的樣子,而人類最大的罪惡,就是把動物的這兩種特性都剝奪了。」
此外,錢永祥提到「人類世」的概念,這是「人類中心主義」最明顯的一個表現,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已支配了整個地球,包括氣候、山川、動植物等,都按照人類的需求而客製化。「狗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有多少奇奇怪怪的品種,就是人類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把牠育種出來。」在人類中心主義之下,動物的生命不是自己的,也活不出應有的生活,因此探討動物倫理不只是動物的問題,也要檢討人類的道德觀。
「如果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接受什麼樣的反思、什麼樣的教育,我覺得動物倫理是一個出發點。」錢永祥指出,動物倫理之所以精彩、有挑戰性,正是因為它反映出道德觀、人性變化、歷史發展等,《人性之鏡》這本書只有八萬字,但有很多東西可以延伸。
倫理的兩難,思維的彈性
座談會尾聲,在場觀眾提出一些問題討論,包括關心動物的理想性、安樂死、野保與動保、生命教育等,交流內容相當豐富,在此僅節錄片段。
錢永祥表示,關懷是人性中的重要美德,每個人選擇自己關懷的對象,依照能力和情感來決定實踐程度。他只希望結束那種毫無關懷的心態,把其他的人、事、生命都看成是物品或使用對象。他不要求所有人吃素,而是提倡量化素食,少吃一點肉也有意義,苦難是可以量化的,找到自己的貢獻就夠了
黃宗潔提到,如果動物沒有像樣的生活,是否不要存在比較好?這可能是很多人的困惑,在好死跟歹活之間,是倫理的兩難、道德的衝突。錢永祥表示他贊成安樂死,對於人和動物都是如此,如果病入膏肓,活得毫無尊嚴,他會考慮自殺。過去收容所的動物若無人認領,幾天後就會被安樂死,他認為這種方法不對,但如果活著只有痛苦,應該有一些更中間的做法。
關於動保和野保的爭議,錢永祥坦承自己沒有答案,不過他指出:「雙方的關心都是合理的關心,動保跟野保之所以衝突,問題不在這兩種保護的本身,是在後面的環境因素。」黃宗潔對此表示,沒有一個做法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做法只視為其中之一,保持一種思維的彈性,試試看能否改善情況,比較不會有對立跟衝撞。
「當我們把能量都消耗在衝突上,最後倒楣的就是動物。」黃宗潔認為,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來自於被激化的情緒,人們對於事情的認知越來越扁平化,缺少複雜的、理解的部分,似乎沒有中間路線,變成你死我活。
「把眼光放在動物本身,看到動物作為受苦的主體,到底遭遇了什麼?」我們的成長來自於我們的有感,所累積的陰影跟經驗,會讓我們有所改變。動物的苦難與人類的反省,正是《人性之鏡》的重點所在。
延伸閱讀:
動物苦難與人類的反省:「人性之鏡」照出了什麼?
給動物「能盡其性」的美好生活是否忽略了動物倫理?
錢永祥:水晶般的精神——喬治 · 奧威爾與西班牙內戰
| 閱讀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