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永:從美國環境史的發展脈絡,反思台灣環境議題與本土認同
2022年4月21日,劉士永教授以「反思美國環境史的發展脈絡對研究台灣環境史的啟發」為題,從梳理美國的環境史發展脈絡,進而反思環境史建構與本土意識之間的複雜關聯。
2022年4月21日,劉士永教授以「反思美國環境史的發展脈絡對研究台灣環境史的啟發」為題,從梳理美國的環境史發展脈絡,進而反思環境史建構與本土意識之間的複雜關聯。
2021年11月7日,聯經出版主辦「美國對台政策關鍵變局」系列講座第一場,邀請到陳方隅、趙怡翔、邱師儀三位政治學者,就此長期熱議、且攸關台灣未來的議題進行討論。美國對台政策,經歷了幾次執政者的演變至今,究竟是「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
1971年7月15日,季辛吉秘密訪華之後尼克森突然宣布他跟時任總理周恩來約定好將在1972年5月之前會面,希望尋求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針對雙方的問題交換意見。很多人當時就認為尼克森的舉動,最終目的是要放棄中華民國,而這個「正常化」其實是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比較委婉隱晦的說法。
2009年底歐巴馬訪問中國,成為第一位在就任第一年就訪中的美國總統。此行事實上也是歐巴馬個人第一次踏上中國的領土,但有趣的是,他卻和有豐富中國在地經驗的老布希都說了同樣的話:「美中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在2021年夏秋之際,這本《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的出版,無疑扮演著帶台灣民意認真討論美、中、台關係的使命。近年,中國對內打壓加劇、對外加速擴張,同時,2022年即將舉辦確認習近平是否會續第三任國家主席的二十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