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2021華文出版回顧 · 馬華】葉福炎:疫情當下,掙扎求存的馬華文學出版

文/葉福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

編按:2021年將盡,思想空間邀請來自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及星馬的評論人,分別對本年度四地華文出版作出全貌觀察,並為該地區年度出版生態提煉出一個關鍵詞。本文邀請了身在台灣的馬華研究者葉福炎,從2021年的馬華文學出版現象談起,探討馬華出版掙扎求存的現狀與新星冒起的態勢。

文章原題為:〈掙扎求存的一朵花:擺地攤的馬華文學〉,標題與小標題為編者擬。

盤點2021年的馬華文學出版品,總計在台灣與馬來西亞的數量並未超過30本,這裏包括相對嚴肅的文學以及社會科學相關作品,而且超過一半是在台灣出版。這可說是新冠病毒所帶來的一種結果。在全球各地仍籠罩在病毒的突變之下,馬來西亞自然也免不了要受到這一連動的影響。同時,國內政治局勢與病毒起舞,加上政府實施的幾次行動管制,整個社會的經濟崩潰、民不聊生。近日,更是因季候風帶帶來大量雨水造成歷年嚴重的水災。若要為今年度的馬華文學出版作個總結的話,「掙扎的持存」是再最適合不過的短語。

文學社科的掙扎求存

根據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的統計,[1] 2019年本地一共出版18,566本書籍,其中華文出版佔了12.07%2,240本),而文學書籍在華文出版中僅佔了12.63%286本)是二十六種出版類別排行第四名,僅次於語言類 (450)、教育類(319本)以及藝術作品集(Seni Plastik dan Grafik, Seni Foto312本)。除此之外,全國總出版量也以課輔書、兒童、成人三個類別作統計。[2] 在華語出版的數量中,如同全國總出版量是以成人為主要對象,佔有42.81%959)。不過,兒童(586)以及課輔書(695本)的數量加總卻佔了華語出版總量的近六成(57.19%)。

換句話說,馬來西亞華文出版市場一直是以18歲以下的兒童為主要對象,而且是以教育學習相關為主要內容——這一點從出版類別與課輔書的佔比就能清楚得知。相較之下,相對嚴肅的文學及社會科學作品,其實只佔非常小的比例。若我們以2019年統計數字為基準的話,它大概只佔了3-5%的比例。在疫情的影響下,本地出版的數量比起以往來得更少。若不計在台灣出版以及有時效性的出版計畫,本地出版的文學作品僅有13本個人著作以及1本選集,而社科作品共計7本且以學術作品為主。

由此可見,馬華文學這一文學產業的規模大小近似於夜市的擺地攤。這並不意味著以出版數量作為衡量標準,而是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出版社、印刷量、銷售量,如一朵正在掙扎求存的盆栽小花。在馬來西亞境內只有三家主要的華語出版社,包括以推廣馬華文學作品為主力的有人出版社、兼具多元及綜合性的大將出版社,以及比前二者更小的三三出版社。另外,本地少年能兼顧三語出版的文運出版社(Gerakbudaya),不時也會有華文文學及社科的出版作品。出版社之外,本地也有社團如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會不定時出版,以及一些基金會、組織、會館也提供出版補助。即便如此,整個馬華文學生態的出版量也維持在30本上下的數量——已含括張錦忠所稱的台灣,作為馬華文學境外營運中心的出版,而且每本書的印刷量是以500本為基準,甚至把一本書的銷售時間拉長到10年。

整體馬華文學創作的主導力量來自於花蹤文學獎和副刊,而「少作」只能有選擇性投稿以追求能夠極大化。「少作」、出版少、印刷少、銷量少,這也許是馬華出版的另一種徵狀。

少年態勢與少作現象

對於馬華出版市場生態的描繪中,另一側面要突顯是馬華作家生涯的發展。在張錦忠討論馬華文學的10個關鍵詞中,「少年」作為第一個關鍵詞,指出馬華創作者的創作巔峰階段在中學畢業後的那幾年——語意雙關的「少作」。這自然會造成每年的出版品量少之餘,往往很多作家都是一書作家。另一方面,整體馬華文學創作的主導力量來自於花蹤文學獎和副刊,而「少作」只能有選擇性投稿以追求能夠極大化。於是,馬華出版品自然是少的。「少作」、出版少、印刷少、銷量少,這也許是馬華出版的另一種徵狀。

在貧瘠的土壤中,哪怕馬華出版作品鮮少,但一一攤平在地面上卻也有相當令人矚目的作品。作為「少作」的代表,鄧觀傑《廢墟的故事》無疑是最好的一個例子。早年從花蹤文學獎新秀組發跡,在來臺唸書以後榮獲港、臺不少的重要文學獎,成為馬華新生代備受矚目的創作者。這本由雙囍出版社《廢墟的故事》收錄了鄧過去十年以來的作品,打從第一篇〈故事的廢墟〉對於小說寫作及其思考與倫理關懷,到最後一篇〈故事總要開始〉以「我方的語言」寫出了一篇精彩的馬華小說,也是鄧於後記宣稱「我方的戰場」的起點。這無疑打開了馬華小說的新路線。只是,我們會否需要再一個十年來等待下一本小說?

不斷持續掙扎求存的狀態,馬華文學是否能夠維持下去?我想,不論是出版社或者研究者都沒有一定的把握,唯有把焦慮、疑問化為行動投入這一產業鏈中,持續下去。

文學與研究「少」得出色

范俊奇《鏤空與浮雕》也締造少數馬華文學出版的新紀錄。這本收錄過去范俊奇對於明星偶像的深度描繪,除了其范式文字風格及腔調,深受讀者喜好,也藉以距離的美剖開對象的不同面貌。這本書由有人出版社聯合作家農夫的插畫一起推出的明星錄,後來被台灣有鹿出版社相中,於是同步推出台灣版與馬來西亞版。這本書入選博客來年度華文創作類的百大榜單。2021年底,趁著歡迎的熱潮繼續推出了《鏤空與浮雕II》。這也是繼《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之後,馬華文學出版的新一項創舉。

類似創舉不僅限於此,《大馬詩選2.0:詩三百篇》在48年以後面世,也似乎在宣告馬華新詩的新一個元年。1973年,溫任平主編《大馬詩選》已為70年代的馬華現代詩作出一種呼喊是向現實主義的宣戰。此時,《大馬詩選2.0》橫跨多個年代不僅是重繪新的馬華新詩輪廓,它更是宣稱讓那些曾被編選而摒棄在外的詩人及其作品,重新面世。這本詩集收錄了來自於58位詩人,共計300首詩作,也意在彰顯馬華新詩的盛唐。相當雄心壯志,而這也是少數如此聲勢浩大的選集出版計畫。值得關注!

不過,說到馬華文學的研究,林春美《《蕉風》與非左翼馬華文學》無疑是學界研究遲來的一本書。這本論文集收錄了研究者近10年來有關於《蕉風》雜誌的研究。《蕉風》創刊於1955年,歷時長達44年的出版時間,儼然已成為馬華文學發展歷史的史料與見證。林春美作為編者與研究者,從不同時期編者的文學主張及其作品,回應過去不少學者為《蕉風》戴上「美援」大帽,實際上是忽略了編者一直以來的馬來亞化、本土化的主張,也只將其視為是反共的宣傳工具。另外,這一本論文集側寫了馬華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軌跡,儘管不是全貌,也是為讀者或後來研究者提供線索。

或許,擺地攤的馬華文學出版「少」得出色,以2021年度來說更是如此。只是,不斷持續掙扎求存的狀態,馬華文學是否能夠維持下去?我想,不論是出版社或者研究者都沒有一定的把握,唯有把焦慮、疑問化為行動投入這一產業鏈中,持續下去。

[1]. MABOPA(2020) Mesyuarat Agung Tahunan Ke-51 , Aug. 6 (http://mabopa.com.my/upload/

agm/AGM51Report2020_FullReport_Final_compressed.pdf).

[2].在統計數據表格中寫的是 kanak-kanak,並未註明年齡是多少歲,不過按照官方兒童人口統計數據中,「兒童」是指十八歲以下的年齡層;而 buku teks 則是課本及課程相關的參考書,我採用莊華興的翻譯,「課輔書」。

延伸閱讀:

【2021華文出版回顧 · 香港】鄧正健:政治紅線當前,低調進行文化「戰術」
【2021華文出版回顧 · 中國大陸】白立丁:比起審查,「直播帶書」讓出版業更焦慮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