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王鴻泰:骨骼、血肉與精神——談談社會史的疏通之道

臺灣史學界的社會史轉向歷程,可說是由社會經濟史,轉入社會生活史。然而,社會史研究亦遭受不同學者的批評,如被認為過於零碎化。

王鴻泰教授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他在本場次的演講裡,向與會者梳理社會史研究於臺灣史學界的發展歷程。王教授以個人的求學經歷為起點,風趣又不失條理地勾勒1950年代至今臺灣的史學研究轉向。

王教授指出,1950年代臺灣的史學界尚缺乏思想史研究,主流的研究大抵聚焦於制度史的討論,以及考據和義理等議題。直至1962年,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正式出版,替史學界帶來改變的契機。該書運用許多社會科學理論,並關注歷史的「分期」問題,以及特定時期的「社會結構」。此後,學者如許倬雲教授開始倡導社會史研究,台大歷史系亦開始出現零星的社會史課程。何炳棣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成為1960、70年代的社會史研究典範,影響後續的諸多學者。

下一波社會史研究的發展契機,與1970年代余英時訪臺有關。1971年,余英時訪問臺灣,為促進臺灣的思想史研究,他開始以中文寫作,相關書稿出版後,影響了黃進興等學者。1979年,思想史及余英時先生的「疏通」之學,於臺灣學界發酵,帶來新一波的研究轉向。1980年代,杜正勝發表「社會史宣言」,可說象徵著臺灣社會史研究正式展開。1980年代後期,余英時發表《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一書,成為新一部思想史與社會史的研究經典。開始有更多的學者投入社會史研究,包含徐泓、林麗月、梁其姿等人。

臺灣史學界的社會史轉向歷程,可說是由社會經濟史,轉入社會生活史。然而,社會史研究亦遭受不同學者的批評,如被認為過於零碎化。1990年代初,杜正勝提倡「新社會史」研究,認為社會史研究仍須關注歷史的骨架,應慎於陷入瑣碎,脫離討論社會結構的問題,可視為對於相關批評回應。至2000年,社會生活史已成為學界的研究主流,眾多學者投入嘗試開拓不同議題,如李孝悌主持的「明清的社會與生活」研究計畫。王汎森則試圖將思想史研究與日常生活結合。由相關的研究成果可知,社會文化史研究,大抵已成為新一波的主流研究趨勢。

王教授替與會者回顧1950-2000年的史學研究變遷,並於最後鼓勵學術後進,不需擔心社會史研究,是否已缺乏可開拓的題目。史學研究的根本仍舊是史料,若是能由閱讀史料開始,逼迫自己思考,或許仍舊能夠提出更為龐大的問題。此外,王教授亦指出,明清時期「知識史」的相關議題,包含訊息傳播與知識建構,以及知識的流傳、接受、發展與使用,仍是具有潛力且有待研究者開發的課題。

 

(本文為【為新世代寫歷史:未來史學家工作坊】紀要,感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授權轉載,文章由史博三曹育愷整理。)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